建國初期的六大軍區,為何被撤銷
建國初期的六大軍區,為何被撤銷
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成立了五大野戰軍;在解放戰爭結束後,又成立了六大軍區。這六大軍區是最早成立的軍區。當時這六個軍區都是由五大野戰軍與地方部隊合編而成的。接下來就介紹一下這六大軍區及它們的領導成員。
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共成立了五大野戰軍;在解放戰爭結束後,又成立了六大軍區。這六大軍區是最早成立的軍區。當時這六個軍區都是由五大野戰軍與地方部隊合編而成的。接下來就介紹一下這六大軍區及它們的領導成員

1.東北軍區
東北軍區成立於解放戰爭時期。在東北野戰軍取得遼沈戰役勝利後,東北全部解放。而東北野戰軍也在林總的帶領下揮師南下。這時中央決定成立東北軍區,管理東三省,以及邊防事務。司令員及政委是高崗,李富春任副政委,伍修權任參謀長,周桓任政治部主任,段蘇權任副參謀長。該軍區最大的貢獻就是,在抗美援朝爆發後,東北軍區成為誌願軍後方基地。提供了大量的物資、藥品支援前線,為抗美援朝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2.華北軍區
華北軍區是由之前的華北野戰軍改編而成的。當時,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改編成四大野戰軍。但華北野戰軍改編成華北軍區歸上級直接指揮,司令員是聶榮臻,薄一波任政委,唐延傑任參謀長,朱良才任政治部主任。當時內蒙古、察哈爾、綏遠、河北、平原、山西等省區都是華北軍區管轄地。
3.華東軍區
華東軍區是1949年6月13日成立,由原華東軍區與第三野戰軍兩個領導機關合並,陳毅任司令員,饒漱石任政委,管轄山東、浙江、蘇北、蘇南、皖北、皖南,淞滬、南京等地,這個軍區當時擁兵120萬,是全國編製最大的軍區之一。
4.中南軍區
中南軍區包括華南軍區,是建國初期六個軍區最大的一個,當時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都歸中南軍區管轄,兵力達到150萬,部隊成員均來自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是林總,副司令員是葉帥,羅榮桓任第一政委,鄧子恢任第二政委,譚政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蕭克任第一參謀長。當時解放海南就是該軍區完成的。
5.西南軍區
西南軍區由解放西南的第二野戰軍與賀老總的18兵團組成。賀老總任司令員,鄧任政委,陳賡、周士第、李達任副司令員,宋任窮、張際春、李井泉任副政委。該軍區管轄川東、川南、川西、川北、西康、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維護西南的社會治安,以及剿匪工作。
6.西北軍區
西北軍區是由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改稱,最初賀老總任司令員。之後西北軍區與第一野戰軍合並,加之這時賀老總已經入川,所以後來西北軍區司令員由原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老總擔任。該軍區管轄陝西、寧夏、青海、甘肅,新疆等地區。

以上六個大軍區,都是在建國初期成立的。但是後來都被撤銷了,其實原因很簡單,這個六個大軍區司令員的權力實在太大了,管轄四到八個省市區,手中又有兵,萬一有人動了壞心思,那就是一場大戰。於是就把這個6個大軍區拆散,這樣一來可以分散權力。
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中共在“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中說,“毛澤東領導我們黨同黨內右的和左的機會主義路線進行了長期尖銳複雜的鬥爭,戰勝了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羅章龍、王明、張國燾、高崗饒漱石、彭德懷的機會主義路線,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又戰勝了劉少奇、林彪、鄧小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
看看上麵這些人中,特別是解放後倒台的,與六大軍區領導人的對應關係,就知道為何六大軍區被拆分,為何會有“五馬進京,一馬當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