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時期少年讀書記

來源: 2025-02-04 10:01:0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文革時期少年讀書記










文革焚書破四舊,萬馬齊喑究可哀。環左顧右膽戰驚,少年偷讀二百卷。


莫言去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無疑使全球華人興奮了一陣子。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次獲得的諾貝爾獎。國家改革開放,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文學創作也是這樣。文革前17年出版小說約370部,文革中出版小說僅僅大約100部,現在則每年出版小說約800部。量變達到了質變。     


在今天,人們是有讀不完的書,甚至沒有時間去讀書。看到這些變化,不由得想起我少年時讀書的情景,那時是沒有書讀。大部分書都被列為“毒草”,被禁讀。普通人家的書或上交或被收繳。然後,這些書或被燒掉,或被送到造紙廠造紙。如果有人敢讀“毒草”,那是要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的,甚至要做牢。

我13歲以前,幾乎沒讀過什麽課外的書,就更別提讀小說了。小學四年級時僅僅讀過兩本100頁以下的中篇。一本是毛主席的警衛員陳昌奉寫的51頁的回憶錄《跟隨毛主席長征》。講述了紅軍長征時期,警衛員陳昌奉隨同毛澤東主席長征的故事。一方麵通過點點滴滴的小事,表現了毛澤東主席偉大的革命理想和革命意誌;另一方麵,也通過一個戰士的眼光,記述毛澤東主席對身邊戰士無微不至的關懷。正是在毛澤東主席的感召下,紅軍戰士在長征中表現出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另一本是蘇聯符.馬納斯德略夫的77頁的反特小說《在寧靜的海岸邊》。該書的最後是聶察耶夫經過一晚上驚心動魄地與敵人鬥爭,終於粉碎了敵人的破壞活動,將特務製服後,天色將亮。他望著這寧靜的海岸邊,城市的人們還在睡夢中,感覺很欣慰,也更加認識到自己的工作是多麽重要和光榮了。我將這本書借給同學NSX,讀過後,在一次班級會上,他揭發我說,我看大毒草,在寧靜的海岸邊,就是讓人們忘記階級鬥爭,哪來的寧靜?



這裏僅講我13歲到15歲時讀書的故事。         

1970年,父親,一個底層的“臭老九”,因壓抑不得誌而主動要求下鄉走“五七道路”。全國是幹部下放到“五七幹校”,但L省更左,直接把幹部下放到生產隊,直接和農民一樣參加生產勞動。當時並不知道將來還能不能回到城市,所以就沒去單位的對口地方---GRH公社,而是來到我母親的三姨居住的地方---XY公社。XY 古城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唐代曾為縣城。XY分成兩部分:XY鎮,有三多萬人。XY公 社,也有三萬多人。

XY是個山青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西臨渤海,東麵10多公裏是L東丘陵的山區。HD鐵路和HD公路從那裏經過,火車站是較大的快車車站。有L省三大溫泉之一,匯集了眾多的療養院。 當地的經濟還算發達。有號稱全國第二大的印染廠,有2000- 3000 職工,總工的工資330元,應為一級工程師(等同一級教授)。還有省果樹研究所等幾個大單位。正所謂淺水裏也有大魚。這些單位的級別和縣長同級,甚至還高一點。XY是著名的蘋果之鄉,隊隊有果園子。

因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清代時被滿清劃為旗人領地。鄰近為正藍旗,文革時改為紅旗公社。我家的大隊是鑲黃旗大隊,距海邊僅2公裏。旗人養尊處優,衣食無憂。幾代下來,男人身材高大強壯,女人高挑漂亮。當地農民愛好體育。僅一個村子就為體育大省省隊輸送幾名短跑運動員。排球運動更是普及。縣裏的2個大鎮和33個公社每年都要舉行排球大賽。縣男少年隊曾和省青年女隊比賽,差別不大。

著名的望兒山傳頌著這樣的一個兒行千裏母擔憂的古老的故事:兒子千裏去趕考,母親思念著兒子,站在小山上遠望,盼兒早歸。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從不間斷,終於石化在一平地突起的山頂上,西望渤海,盼兒乘船歸來。XY高中50年代曾是省7所重點高中之一,文革前高考升學率90%以上。出了不少知名人物,還出過一位國務委員。

當不用為五鬥米折腰,就有時間讀書。當地農民並不滿足於認識字會數數就行,有很多高中畢業生。1977年恢複高考時,一個村子就有至少有3人考上大學,一人考上中專。還有幾位極具實力的人不知為何沒參加77高考。


幾十家工廠,幾百家單位使很多家庭是半工半農。百萬斤蘋果也賣不少現金。當地農民 基本上能吃飽肚子,穿戴幹幹淨淨,整整齊齊。養幾個兔子賣幾個雞蛋,有時還能有一點零錢買幾本書看。下地之餘,下棋,看書,講故事,聊天,談古論今,討論物理和化學,還研究屠景明的象棋棋譜。

班長的爸爸是我們第三生產小隊主管生產的副隊長,是在肖勁光/肖華率1縱及12個獨立式師圍困長春時流亡到此地的。他說長春餓死幾十萬人,餓狗吃人屍,死屍臭氣熏天。一天中午到她家玩,看到一本大書在炕上,就拿起來看。一讀就不可收拾。這就是《烈火金剛》,章回小說,就像說書似的,引人入勝。很崇拜丁尚武,肖飛。 大刀丁尚武砍殺鬼子像切瓜砍菜般。肖飛進城買藥,路上活捉漢奸何大拿,何誌武父子倆,搶得自行車進縣城,在壁壘森嚴鬼子占領的縣城,英雄虎膽單槍匹馬搶藥店,安全歸來。想象豬頭小隊長長得什麽樣,就把他和豬八戒聯係起來。

破四舊,掃毒草時,沒收了一些書,特別是工人家裏的書,但農民一般都沒上交。沒收的書回收到鎮裏的造紙廠,工人下班晚點走,用麻袋把“毒草“裝起來,用自行車偷運回家。所以很多人家裏有”大書“。

從那時起,我就到處找書看,活動範圍基本上是限製在2隊和3隊內。你有書才有交換的本錢。我沒有書,所以開始人們不願意借書給我。我就趁他們幹活時,忙時看。不管讀到哪兒,他們一要,立即就還。逐漸建立了信譽。到後來,一本500多頁的大書,也就一晚上看完。還有人更牛,4個小時看完《激戰無名川》。聊天時,我也能插上話了。他們經常爭論書裏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雖然我隻有十幾歲,但讀過的書,一般不忘。到了後來,即使是四,五十歲的老書蟲,有時也說,不信咱們去問他(我)。這對我空手套白狼很有幫助。我借一本書,說好三天還。隻用了一天就讀完。然後用這本書再和第三人換書看,條件是隻有兩天。終於有一天出了漏子。從小安子那借來《三國演義》,讀完後借給隊長的兒子奇腦(比我大6 - 7歲)。小安子知道後罵了我,還要揍我。他比我大五歲。還有一本《敵後武工隊》沒要回來。

一天,朋友三小問我想不想看《水滸》,我說水壺有什麽可看的?他說,血打(即打得很厲害)。那時十幾歲的男孩,就愛看戰鬥的書。我沒興趣,古書有什麽意思?好幾天沒書看了,他又問我想不想看《水滸》?好吧,沒有書,先湊合著看吧!這是七十一回版本。讀完後,覺得非常有意思。林衝,魯智深和武鬆的故事最引人入勝。以後又讀了兩遍。以至於幾年後我插隊時,能給農民講一遍,基本無錯。四十多年後的今天,對梁山泊108將仍然倒背如流。這就是讀古典小說的開始。那時想借《薛禮征東》,《五虎平西》,《七俠五義》,《三俠五義》等,一直未能如願。

有一老石,四十多歲,很有文化,不像個農民。跟他借書,他借給我蘇聯法捷耶夫的《青年近衛軍》,很好的一本書。描寫一九四二年七月,頓巴斯礦區的小城克拉斯諾頓被德國法西斯軍隊占領,當地未及撤退的青年,以共青團員為核心,在地下區委的領導下,組成了“青年近衛軍”,展開了英勇的鬥爭,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使人民受到巨大的鼓舞。在一九四三年一月克拉斯諾頓收複的前夕,由於叛徒的出賣,大部分成員不幸被捕,壯烈犧牲。讀得有點費勁。覺得蘇聯人的名太長,太難記。有太多的這”夫“,那”娃“,這死雞,那司機。在和老石討論後,知道他挺清高。他認為,中國這些小說和蘇聯的小說沒法比,水平太差。蘇聯的小說很多是名著,而中國的當代小說沒什麽名著。硬著頭皮逐漸讀了《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等。後來讀了肖洛霍夫的巨著《靜靜的頓河》。該書共分四部八卷,背景是兩次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國內戰爭)和兩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小說的情節是哥薩克青年士兵葛利高裏和阿克西尼亞的悲劇命運以及葛利高裏一家在動蕩年代中的變遷,寫盡“紅”,“白”哥薩克之間的殘酷殺戮。第三部作品描寫了1918年春至1919年5月間哥薩克地區出現的叛亂,這是紀實報道。葛利高裏成為叛軍的人物。第四部作品寫哥薩克叛亂被平息,阿克西尼亞被流彈打死。在不到五年內,葛利高裏一會兒投入紅軍,一會兒倒向白軍,雙手沾滿了兩方麵的鮮血,他的矛盾和痛苦顯然與他所屬的特定的群體無法切割。這套名著讀得好苦,很費勁。曆史背景,文化等都很難。


鎮裏收購站收購活兔子,四角八分一斤。我自己養兔子賣了幾塊錢,到鎮裏新華書店買了文革小說《沸騰的群山》第一冊,這是我有生以來買的第一本大書。還買了《豔陽天》第一冊,第二冊,《金光大道》第一冊,《激戰無名川》,《戰地黃花分外香》,《海島女民兵》,《連心鎖》,《閃閃的紅星》等等。其實,《豔陽天》第一冊是文革前出版的。

閑得無聊,就買《十萬個為什麽》看。也看了十幾冊。

一天,我母親拿回來幾十本50年代的大型刊物《人民文學》。說是一個小學校長的老婆給她糊牆的。我趕快廢寢忘食地把它們全讀了一遍。裏麵的兩個電影劇本很好。一個是《24天》,即電影《上甘嶺》的劇本。另一個是《保衛和平》,是電影《打擊侵略者》的劇本。

那時患讀書饑渴症,能夠得到什麽書就讀什麽書。隻是世界名著太少,農民不太需要名著。一次我借到了《紅樓夢》看。剛讀了幾十頁,母親看到了,說,你這麽小就讀《紅樓夢》?太早了吧?於是,我就還了回去。這可倒好,時至今日,仍然再沒讀過《紅樓夢》!

在中國當代的小說當中,應該說巴金,茅盾和歐陽山的十本小說文學性最強,水平最高。

下麵就把少年時那三年所讀得的書大概列個單子,不全,也不一定全對。

13歲起讀了 古典小說,像
1。封神演義
2
。東周列國誌
3。三國演義

4。隋唐演義
5。說唐

6。楊家將
7
。水滸傳
8
。水滸後傳
9
。武鬆
10
。說嶽全傳
11
。英烈傳
12
。聊齋誌異
13
。西遊記
14
。狄仁傑四大奇案
15
。警世通言
16。醒世通言
17
。國事悲等書;

也讀了一些蘇聯的小說,像
1
。旅順口
2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3
。靜靜的頓河
4
。戰爭與和平
5
。安娜卡列林娜
6
。青年近衛軍
7
。複活
8
。毀滅
9
。卓婭和舒拉的故事
高爾基的
10。母親
11
。童年
12
。在人間
13
。我的大學等。 

法國凡爾納的科幻小說104部當中的不到10部,
1。海底兩萬裏
2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3。神秘島
4。地心旅行記等。


美國馬克吐溫的作品,
1

湯姆索亞曆險記
2。競選州長(短篇)
3。百萬英鎊(中篇)
4。火車上的嗜人事件(短篇)
    

英國的小說,
1。雙城記
2。霧都孤兒
3。魯賓遜漂流記
4。威尼斯商人
5。羅密歐與朱麗葉
6。簡愛
7。金銀島 (蘇格蘭的小說家羅伯·路易斯·史蒂文生)等。

  

愛爾蘭小說
《牛虻》

日本小林多喜二的小說
《沒有太陽的街》等。

德國歌德的小說
《 少年維特之煩惱》

《茶花女》

文革前小說: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1
2。春
3。秋
愛情三部曲
4。霧
5。雨
6。電 等。 
 

茅盾的小說

7子夜
8。林家鋪子 等。


歐陽山的小說《一代風流》
9。  三家巷
10。苦鬥


革命小說:
11野火春風鬥古城
12。鐵道遊擊隊
13。平原槍聲
14。戰鬥的青春
15。敵後武工隊
16。烈火金剛
17。苦菜花
18。迎春花
19。朝陽花
20。呂梁英雄傳
21。雁鳴湖畔
22。太行風雲
23。草原烽火
24。寨上烽火
25。紅岩
26。林海雪原
27。紅日
28。保衛延安
29。臨汾旅
30。紅旗譜
31。播火記
32。青春之歌
33。小城春秋
34。新兒女英雄傳
35。火種
36。中國的夏伯陽
37。紅旗飄飄(116) 讀了約8
45。星火燎原(1--8), 讀了約4
49。把一切獻給黨
50。大地的青春
51。鷹擊長空
52。我們播種的愛情
53。上海的早晨
54。放歌集

55工作著是美麗的







魯迅的作品
56。呐喊
57。彷徨
58。故事新編
59。朝花夕拾 

 

文革中小說:

1萬山紅遍(上,下)
3。激戰無名川
4。豔陽天(一,二,三)
7。金光大道(一,二)
9。春歌集
10。沸騰的群山(一,二,三)
13。大刀記(一,二,三)
16。閃閃的紅星
17。海島女民兵
18。征途
19。橋隆飆
20。桐柏英雄
21。歐陽海之歌
22。虹南作戰史
23。高玉寶
24。向陽院的故事
25。新來的小石柱
26。戰地黃花分外香
27。連心鎖
28。小馬倌和大皮靴叔叔
29。魚島怒潮
30。春城無處不飛花 (散文集)
31。西沙之戰(散文詩)






 

還讀了範文瀾的《中國通史》,
《漢語語法》,
《十萬個為什麽》約12冊,
3年的《人民文學》50年代月刊等,
66年前的全部6冊高中語文課本及全部6冊初中語文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