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郭兄評超兄之論
超兄曾發文大讚毛,列其七大功,見鏈接如下: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702311.html
郭兄觀點: 超兄所列毛所有功勞中,隻有第二條可以算小功,中美關係改善也是小功,其它不值一提,因為換蔣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居士不敢苟同,剛剛得閑,現逐條批駁之。
/
第一關於統一中國之功: 首先並沒有完全統一。但就其完成了部分來看,其統一的深度是蔣不能比的。蔣時許多地方仍然有自己的武裝。西藏新疆更不用說。這點沒有爭議。
那麽問題來了:統一是功還是過? 這是價值判斷,隨時間變化國別變化而變化。要判斷其價值,隻能根據中國當時的時間點上大多數中國人的願望來看。我想那時至現在,絕大多數中國人仍然向往統一。這就解決了統一的價值問題。 你可以批評共產黨的政策,你不能否定統一的價值。
綜上,毛統一中國也就是立了大功一件。但因為沒有統一台灣,不能打滿分,隻能90分。
/
第二條,土改均田製的真正實行消除了傳統農民起義的根源:郭兄隻給小功,因為殺地主太多。
居士認為,均田製的實行還有另一個重要作用:它讓以後工業化中的土地成本極大地降低了,讓大規模基礎設施道路建設能夠順利快速推進,這也是中國近來掘起的重要推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毛的均田製是大功一件!
/
第三條: 消黃賭毒: 這是功,但不能與其他相提並論。但蔣即使掃無法做得這麽徹底,何況他好像與上海三大亨之一是師徒關係,怎麽掃?蔣不如毛。
/
第四條: 完全獨立自主。 毛在與蘇鬧掰後,尼克鬆來訪,這時中國做為自主力量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認。 若是蔣,其政權一定受美影影響巨大,可能會類似於現在的台灣。大連由蘇聯控製,新疆東穾,西藏受印度英國影響也是問題, 其獨立性是值得懷疑的。
蔣不如毛。
/
第五條: 建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係。
郭兄認為蔣也可以做到。
居士認為蔣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做到。 台灣的工業化是美國扶持,和產業轉移的結果,也是在蔣經時期幹的其工業是依附於美國的。大陸的體量大得多,若蔣來幹,作為依附型經濟頂多隻是在沿海幾個大城市有所發展,要擴散到全國需要漫長的時間,且不說有沒有這種可能,因為蔣在大陸不可能像在台灣一樣搞土改,利益關係的原故!
毛則把工業化的火種撒到了每個鄉鎮,其工業體係為鄧的改革開放提供了重要的工業和人才支撐,使中國可以全國全方位學習消化西方產業轉移的技術,可別小瞧這點,在其他傳統囯家並不容易以如此規模做到。
綜上,毛大功一件!
第六條: 兩彈一星和核潛艇,讓國家安全有了終極保障。
郭兄認為:蔣也能做到,並以印度為例!
居士認為:蔣能做到的可能性比毛大降,因為美不會支持,相反美會施以巨大的壓力讓其停止。以蔣的軟骨頭性格難以頂住美的壓力。退一步即使蔣做到,也會晚得多,就會象印度,不能擠進受承認的核俱樂部。
綜上,所以毛大功一件。
第七條,毛的詩詞文章,與郭兄大至相同觀點,談不上大功,但居士堅決反對那種為了攻擊毛而去攻擊擊其詩詞的行為,因為這隻能說明其找不到更好的攻擊點。但是毛的軍事思想,以弱勝強的係統性戰法確實是一大創造。這給第三世界反殖運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柱。所以算一不小的成就。
以上是功。很多時候人們其過去否定其功。其過歸納如下:
反右整人:影響主要是知識分子,占人口極少數。但這些人是精英,有話語權,影響很大。
三年饑荒:餓死人,一千萬至三千不等,大過沒有爭議。
壓迫農民:為了支持工業化,用集體生產剝削農民,用戶口限製農農遷移。農民生活一直很苦。
發動文革,全麵內戰,知青下鄉,五七幹校,不一而足。
這些過是否可以全部否定毛的功呢,這才是爭論的焦點!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那就用事實說話:比較毛執政元年和毛執政終年的人均壽命(網上找,未必100%準,但應不會差太多):
1949: 中國35歲,世界47歲,印度34歲,美國67
1976: 中國65歲,世界57歲,印度50,美國73
如果中國人民在毛時代處於水熱火熱之中,如何解釋以上數據?
綜上,毛功大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