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後,紅軍如何在貧困的陝北站穩腳跟的?
長征最後一仗,擺脫了胡宗南的追擊。勝利到達陝北。貧困的陝北如何能養活數萬名紅軍。紅軍第一方麵軍為了擺脫戰略困境,毛澤東決定由陜北蘇區東渡黃河(彭德懷極力反對,東征後彭高呼英明),對山西境內閻錫山部進行戰略進攻(省略戰鬥過程)。紅軍在山西邊打邊休整了兩個多月,毛澤東認為東征的目的已經達到,邊下令撤兵回陝北根據地。短時期的東征,紅軍就擴充了8000多人,籌款五十多萬元,對於前不久還處於極度窮困中的紅軍來說,這可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繳獲各種槍支4000餘支,火炮20餘門,組建地方遊擊隊30餘支,籌集大量糧草教項,開辟了新的經濟來源。陝北建立鞏固根據地的任務就這樣初步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