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7年高中畢業,在我們縣77年仍要上山下鄉,我的許多同學在畢業的當天就直接用汽車送到支青點(按父母工作單位所屬的行業係統在農村建有各自的支青點,另一個選項是回父母老家插隊,若老家在城郊的都會是首選)。同樣每家也有一個留城指標,家鄉重男輕女風氣重,一般都留男孩(我兩姐姐都下鄉,我就是留城待業靑年)。留城待業期間每天都要參加所在居委會組織的活動(居委會握有招工政審的生殺大權)。招工單位仍然是本係統子弟優先考慮,如糧食局的分到糧管所賣米,商業局的分到藥材公司收購中草藥等。真正公開麵向留城青年的單位主要是城關鎮所屬的建築公司和搬運隊。若不是很快就恢複了高考,我幾乎就動了去建築公司做泥瓦工的念頭,很可能一輩子就以此為業了(單位裏同意你參加高考的阻礙多了一層)。支青點的大部分都在79底返城(安排在本係統所屬單位,也大部分以此為業至企業倒閉下崗,唯有參軍入伍的同學,複員轉業才能真正進入到體製內的單位,直到近幾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