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計劃,當年還有一個鐵原則:種糧食。不管實際情況如何,
這個一定要。我們那裏,有些地方因各種原因(土質,水利,或其它)水稻產量很低,早稻畝產二百多斤,晚稻三百多,年畝產才五百多斤。靠種水稻是無法脫貧的。但是必須按計劃執行。國庫是怎樣的,不了解,我們地方上記得當時要儲備幾年的糧食,備戰備荒。(年年儲新糧,而城鎮居民則一直吃陳糧)。
在這種原則下,水稻低產的地方又不能因地製宜搞其它,無法改善,一直窮。
這個一定要。我們那裏,有些地方因各種原因(土質,水利,或其它)水稻產量很低,早稻畝產二百多斤,晚稻三百多,年畝產才五百多斤。靠種水稻是無法脫貧的。但是必須按計劃執行。國庫是怎樣的,不了解,我們地方上記得當時要儲備幾年的糧食,備戰備荒。(年年儲新糧,而城鎮居民則一直吃陳糧)。
在這種原則下,水稻低產的地方又不能因地製宜搞其它,無法改善,一直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