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正在消失的李傳韻:天才為什麽總被邊緣化?

說到中國拉小提琴的藝術家,不知道大家會想到誰?

周雨思周老師最喜歡的一位小提琴家,是李傳韻。
學音樂的小夥伴應該對這個名字比較熟悉,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李傳韻與同樣是音樂家的郎朗、李雲迪、馬友友等相比,實在是太陌生了。

甚至去網上搜索,除了一個“魔鬼天才”的名號之外,關於他現狀的媒體報道也少得可憐。

可事實上,李傳韻在音樂上的天賦和成就,完全不亞於那些大家熟悉的音樂家,也曾有過開掛般的職業生涯。

1.開掛的前半生

他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天才少年。

李傳韻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三歲開始學拉琴,五歲就在北京市少年兒童小提琴比賽中獲獎;十一歲參加維尼亞夫斯基國際青年小提琴比賽,拿到一等獎,成為該獎項史上年齡最小的冠軍。

十三歲錄製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並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辦了自己的專場音樂會,完整演奏了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

他的啟蒙老師林耀基說:李傳韻13歲時就已經解決了小提琴演奏技術上的所有問題。而這,是多少學樂器的人可能一輩子也做不到的事。

但對於李傳韻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十六歲,他考入茱莉亞音樂學院進修,之後接連又拿下幾個國際比賽的冠軍。有人稱他為“現代的帕格尼尼”。而全世界的媒體都在議論:中國即將誕生一個音樂大師。

《華盛頓郵報》評價他的表演稱:

克萊斯勒的靈魂應該對李傳韻的小提琴演奏微笑了。
1999年,美國權威音樂雜誌《斯特拉德》曾這麽評價他:

李傳韻演奏的《聖·桑協奏曲》,大幅度的運弓,無懈可擊的技巧,豐滿通透的音色,所有這一切都完成於一把價值僅為200美元的德國小提琴上。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麽呢?
是啊,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麽?

他開音樂會,在國內及世界各地演出,一年演出數量70餘場。
也曾為劉德華伴奏,為陳凱歌電影做背景音樂,參加晚會表演,甚至到央視舉辦的小提琴比賽做評委。
可2014年之後,他突然從大眾視線裏消失了。

2.“魔鬼天才”李傳韻

媒體和網友們把李傳韻稱為“”魔鬼天才”,

李傳韻“天才”的地方,並不在於小小年紀就解決了小提琴上的所有技術難題,更在於他有超乎年齡的、成熟的音樂表達。

他不僅有這個天賦,並且堅持追求能夠忠於自己、非常真實的音樂表達,而不是為了炫技去拉琴。

他在現實中不善交際,但心裏住著一個豐盛的靈魂,而小提琴是靈魂的出口。在解鎖了所有的技術難題之後,他利用手中的琴弦,表達自己,對抗世界,遊刃有餘,酣暢淋漓。

所以他的曲子有自己的風格,並包含了濃鬱的個人感情,讓人一聽就知道是他。
也正是因為他的投入、瘋狂的表達,讓他被冠以“魔鬼”之稱。

他會將自己的想法、理解、訴說添加到對經典古典樂的演奏裏,做出前所未有、獨樹一幟的改編。

因為演奏投入,舞台上的他常常渾汗如雨,頭發、衣服也被浸濕。
或特別興奮、或特別痛苦,甚至還曾在台上因精神崩潰而失控。

懂他的人稱他為大師,賜號“琴癲”;但更多人稱他是瘋子,評價他的改編是“糟蹋”古典樂。
特別是那些從未見過這種表演方式的人,會懷疑他是不是精神有問題。

事實上,就像周老師所說:他所謂的情緒化和精神不正常,任何一個熱愛音樂,有豐富的表達欲,以及感受過“高峰體驗”的人,都非常理解這樣的感受。

但可悲的是:有多少人一輩子都沒有體驗過這是什麽感覺,於是會得出李傳韻“瘋了”的結論。

3.格格不入的李傳韻

李傳韻正在漸漸消失。帶著曾經的天才光環與國際盛名,逐漸被市場邊緣化。

盡管不擅長,但他不是沒有努力地融入過市場。

參加綜藝、錄製晚會,為陳凱歌的電影做配樂,甚至還在電影裏客串了角色。

電影名字叫《和你在一起》,是一部講述父親陪伴自己兒子拉琴、參賽的成長故事,溫馨而動人。有趣的是,電影裏小男孩的參賽情節也是根據李傳韻的真實經曆改編的,隻不過電影裏陪伴的是父親,而現實中陪伴李傳韻的更多是母親。

除了感人的故事,更多人會被電影中的小提琴配樂打動。特別是男孩在車站為臨行前的父親送別時演繹的那段d大調小提琴曲,至今想起來還令人動容。而這,也正是出自李傳韻之手。

2003年6月6日的美國《華盛頓郵報》評價這部電影時說:

可能在電影裏最迷人的角色是在影片中出現最少的真正的音樂家李傳韻,由這位天才小提琴家演奏的讓人透不過氣的音樂,始終貫穿於整部影片。坦白地說,對於這部緊扣人心的電影,你最終還是很難說清楚到底是什麽使你流淚?是甜蜜的那一刻還是李傳韻激奮、美妙的演奏?
李傳韻對於這部電影的貢獻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他還為這部電影獻出了自己的熒幕首秀。客串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小提琴家湯融。

可回想起這次最為“出圈”的表演經曆,他卻覺得是在“受罪”,幾句台詞翻來覆去背了好久,這對他來說太痛苦了。所以這之後,他再也不敢嚐試這樣的“玩票”。

他一直是個不善交際的人,甚至有點自卑;不會迎合、害怕應酬。說起與同齡的音樂家,他笑談希望自己“能像李雲迪那麽瘦,像郎朗那麽帥”。

他最愛的還是站在舞台上,活在小提琴的世界裏。

在那裏他自信驕傲,可以完全忘我的表達自己。

可惜的是,他也漸漸不被傳統古典圈接納。

或許是因為有著過於超群的琴技,在他的襯托下,別的小提琴家都黯然失色;更或許,是他內心的叛逆,融合了太多的自我表達的改編,讓很多人感覺他在顛覆經典。

慢慢的,鮮少有古典音樂家願意與他合作,而他也和整個古典音樂圈越來越格格不入。

太多人不能接受他這樣的表達了,認為他不按照原譜來拉,就是破壞了古典樂,破壞了經典。

可就像周老師說的:他對古典樂加入自己的情緒和表達來進行改編,不正是讓古典樂重獲新生,和讓更多人會喜歡上古典樂的根本途徑嗎?

最終,當台上那個自信的、堅定的、投入的自己也被觀眾、被傳統質疑的時候,除了市場不再選擇他,或許他也不願意再展示這樣的自己了。

但時間會說話,曆史也終將證明他存在的價值。

4.天才被邊緣化是曆史的宿命?

李傳韻並不是第一個被市場甚至是社會邊緣化的天才藝術家。

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他們對世界的感知更感性、敏銳和純粹,所以更擅長感性的思考。藝術的誕生,通常源自於感性的思考與傳統、理智的社會之間產生的劇烈碰撞。

就像天才數學家納什在經曆了一段長期的精神分裂之後說道,回歸到正常的、理智的階段並“不全是個高興的事兒”。他給到的原因是:“思維的理性限製了一個人對他與宇宙之間聯係的理解。”

天才們跟普通人是有壁的,這也意味著,他們是這個世界上的少數人。

所以真正堅持下來的天才藝術家,是極度自我的,他們孤獨而又堅韌。

譬如生前無人問津,至死也要表達自己堅持作畫的梵高;譬如不顧社會眼光執意放棄有身份的工作,拋家棄子,隻為追求自己心中“月亮”的高更。
他們活著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而等到他們離開了,留下那些好像會說話的、有靈魂的作品的時候,所有人才聽懂原來他們所表達的,也是我們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們讀《月亮與六便士》,一開始會生氣於思特裏克蘭德的自私,不負責任,甚至放在社會道德標準裏,他或許會被劃為標準的渣男。

但到最後,我們看到他臨死前留在孤島上絢爛的、注入他所有情緒和表達的畫布,誰又能不為之感動流淚,為他的堅持鼓掌呢?

“人生漫長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

借用周老師的話來說:很多時候,這些追求星辰的天才藝術家們,其實是上天給人類非常珍貴和難得的禮物。隻是在當下,因為不是主流,觀眾和圈子都不能夠接受,這是多麽無奈的一件事。

如果沒有生為天才,那麽就請多一點寬容,多一點理解,尊重那些來自生命內在的聲音,尊重靈魂的自由,珍惜那些生在這個時代的閃閃星辰吧。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