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幾位“出國不歸”的名教授

來源: 2022-04-17 17:15:08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80年代讀研究生期間,經常聽到公派出國的“某某某”以種種理由,到期不歸,受不住資本主義誘惑,最後留在了^^^. 回來的則是謝絕了高薪挽留,毅然回到祖國^^^.

這裏列舉幾個受不住誘惑的非常“有名的”教授—

例一:湖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現湘雅醫院)的黨支部書記?院長及骨科主任的Liu教授。該教授乃我們77-78級《外科》教材的《骨科》分冊的主編。其姐及姐夫乃美籍華人教授(UCLA?/UCSF?), 中國最早的眼科書《梅氏眼科學》即由其翻譯編輯。84年的某天,Liu教授接到美國骨科學會的邀請,向學院領導申請去美開會。領導則以海外關係為由不予批準,Liu教授氣憤難當,大氣凜然地當著領導的麵,咬破手指,寫下血書,大意是:吾乃黨培養多年的領導幹部,具有鋼鐵般的意誌,豈是資本主義的區區幾個金錢能腐蝕得了的?!院領導見Liu教授意誌如此堅定,經討論批了!結果:黃鶴一去不複返^^^^^^

例二:武漢醫學院的耳鼻喉科Wei 教授。該教授文革期間,寫了一本很厚的《耳鼻喉科學》專著,約500頁左右,封麵呈草綠色。書名則為該教授親書,字體漂亮(行草),手畫的圖譜清晰。不足的是中醫內容過多……。該書乃我校醫療係五官科專業(五年製)的指定教材。醫院實習那年的某日,帶實習的老師(講師)忽然麵帶晦色地對我們說:他的老師跑了!(該老師曾是Wei的學生)。後來從別處得知:Wei教授也是以出國開會的名義帶著其研究生學生跑到德國不歸了^^^。該教授當時已60幾歲,不可能去實驗室工作。因寫得一手好字,靠給中餐館寫菜名、館名等謀生.......

例三:90年代初在日本聽西安醫學院來的同事說的。西安市與京都市作為中日兩國的故都,每年互派訪問學者,一般為期1年。西安醫學院88年派遣的2位,一個是附屬醫院的外科主任、教授,另一個是病理科講師(姓SU,現在汕頭大學)。89年到期,學校給買好機票並派人將2人送到東京成田機場幫助辦理好大宗行李後離開。兩人在候機室等著登機,就在離登機不到半小時的時候,該教授忽然說“便急”,將一個手提包交給Su講師代為看管一下,即急忙離開了。半小時後,大家都登機了,也未見該教授回來。機場廣播一直在呼叫該教授的名字,警察及工作人員則找遍了每個角落……。最後機組人員讓Su講師打開該教授的手提包。結果,發現一封寫給Su的信,大慨內容是,對不起,不要等我了,當你看到信時,我已離開機場了。請在西安叫我家裏人取走行李。至於不回的理由則是:在日本打一個周末的工,比在國內做一個月的手術,掙的錢還多!據說該教授黑下來近10年,一直在東京打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