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單幹糧食是不是“立即翻番”了?
作者:蕭蕭政語
常常看到網絡上有人說分田單幹前“集體偷懶”糧食產量低,而分田單幹後,當年就糧食翻番。事實究竟怎樣呢?還是讓我們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糧食數據來看看分田單幹前後糧食產量的真實情況。
我們拋開1949年,因為這一年10月新中國才宣布正式成立。我們就從1950年看起,195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是13212萬噸,人均糧食為239.4公斤。全國集體化的最後一年,197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33211.5萬噸,人均糧食為340.5公斤。1979年全國糧食總產比1950年增長了1.51倍,年均增長5.2%,人均糧食1979年是1950年增長了1.42倍,年均增長4.9%。
那麽有人說分田單幹當年糧食就“立即翻番”,事實怎樣呢?我們也來看看國家公布的統計數據吧,從開始出現分田單幹的1980年起,這一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32056萬噸,人均糧食324.8公斤;198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是32502萬噸,人均為324.8公斤;1982年全國全麵實行包產到戶,這一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35450萬噸,人均糧食為348.7公斤;198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38728萬噸,人均糧食為376公斤;1984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40731萬噸,人均為390.3公斤;1985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37911萬噸,人均為358.2公斤。1985年比1979年增長了14%,年均增長2.3%,人均比1979年增長5%,年均增長0.83%。即使按1984年計算,1984年比1979年增長了23%,年均增長也隻有4.6%,人均增長14%,年均增長也隻有2.8%。無論怎麽說,哪裏來的糧食“翻番”呢?莫說當年,我們已經往前推了四年,無論從全國糧食總產量,還是年人均產量,根本就沒有“翻番”,而且,從增長幅度來看還遠沒有分田單幹前的增幅高。由此看來,這些人的當年糧食“翻番”完全是子虛烏有,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