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作品,而不是針對作者,不是件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

來源: 2022-01-05 16:35:1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看來評論作品,而不是針對作者,不是件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隻許”尖銳,深刻“,不許”尖酸刻薄“是文字獄。我無意卷入個人觀點,個人感受的爭辯,任何觀點或感受都太personal,談文章,談書寫技術,隻要不是攻擊個人就值得尊敬。我隻在意互通信息。老人家,年輕人,都需要相互尊敬。今天學習了,原來”老人家“的稱謂也是可以被冠上不敬的意思,一直以為是表示尊敬。錯,還是沒錯?如果是錯,又錯在哪裏了呢?或許就像”刻薄“和”尖銳“。

多年前去聽過一個演講,演講者是資深民主黨的strategist, James Carville, 和他的妻子,共和黨資深人士,裏根,老布什,小布什,切尼等等重磅人物的顧問和助理,Mary Joe Matalin。他們經常在電視上的兩黨的panel 中同台討論,一個坐在民主黨的一組,另一個坐在共和黨的一桌。演講完畢,在Q&A session時,有人問,你們不同的政治見解如何影響到你們的夫妻和家庭生活呢? 全場鼓掌,尖叫。回答中的point之一是,誰有我們這麽方便就知道要麵對什麽challenge? 又是掌聲和尖叫聲。另一給point是,爭辯的是issues, 和妻子丈夫有什麽關係,連不上啊! 台下再次嘩然。

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從不同角度思考,伊拉克戰爭時,一位4星上將發表了一篇文章分析局勢,其中用了神話裏的六麵神的眼觀六路之能說明從多個角度看問題的重要性。

能做到平靜理性客觀地討論issues,不涉及個人,比隻許與自己看法一致的發言,要challenge多了。順便說,美國大學裏有專門教思維方式的課程。不過,與破皮襖說的教學生如何偷,撒謊,和欺騙的課程完全不同。說這個也是為了互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