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是社會的地層

來源: 2021-12-05 18:24:5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別處的農民,無憂不知道,但無憂小時,無憂家鄉的農民,是社會的地層,不但被政府剝削,還被人們看不起,根本就不是人的生活。
一句話,農村人是人下之人,在那個年月。
這個情況,直到1987年,無憂出國來美國留學時,無憂的家鄉,基本還是這個樣子,雖然鄧小平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了新的氣象。
首先,農民的一切收成,大部分交了公糧,豬羊什麽的都被迫交給了政府,由於農業學大寨,等等什麽的運動,農村本來產業就不高,好多青壯的勞力,還被政府,給強迫到它鄉修水庫什麽的。農民們,平時吃不飽,穿不暖,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一點點兒的豬肉。
由於城鄉差別,商品糧戶口,與農民戶口,有天壤之別,沒有一個地方的人,不要說什麽大城市,就是小小鄉鎮的人們,都不會正眼看農民,不瞧不起農民,欺負農民,就已經很不錯了。
當時農民貧苦,寒酸的,連個媳婦,都找不到。好多男青年,找媳婦,幾乎把家裏幾輩子的積蓄,都得花光,其實也沒有什麽積蓄,當時結婚的彩禮,頂多也就是一兩件衣服,一兩件被褥什麽的,就是這些最基本,最簡單的生活用物,好多農民娶媳婦的時候,拿不出來,隻好暫時,相互轉借,相互轉借。
不得已,農民的兒女們,隻好以自己的妹妹或是姐姐,甚至姑姑們,出嫁換親,也就是,妹妹,姐姐,甚至姑姑出嫁的婆婆家,也得把他們的妹妹,姐姐,或是姑姑們,換做為娘家的媳婦。
無憂的老家,無家莊當時,八十幾乎人家,就有十幾戶人家,沒有兒子媳婦,後來,鄧小平改革開放,稍微好了些。
說農村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那是騙人的,盡管無憂非常欣賞毛澤東同誌的雄才大略。
所以,無憂雖然已經是美國人,但對今天,中國大陸,尤其農村農民生活的改善,還是非常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