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柳潭裏戰鬥:意誌的拚搏
長島風 |
戰鬥中誌願軍一方是誌願軍第27軍79師下屬的3個步兵團和1個炮團,其中第235團就是大名鼎鼎的濟南第一團,該團在國共三年內戰期間有著出色的表現,電影《渡江偵察記》、《戰上海》都是取自該團的戰例。該團入朝後加強為4-4製,每個營4個連,每個戰鬥班為24人,全團是個超級大團,共約4500人,是主力軍的主力師的主力團,所以在柳潭裏戰鬥中擔任第一主攻;防守柳潭裏的是美軍主力陸戰1師下屬的第5和第7兩個陸戰團+炮11團下屬的3個炮營,為陸1師的戰鬥主力,共約9000人。其中陸5團是二戰後保留的部隊,陸7團幹脆就是韓戰爆發後臨時拚湊的,因為過於匆忙,陸7團甚至未能及時趕到仁川參加登陸戰。但是,經過漢城和北韓軍血戰、以及黃草嶺與誌願軍42軍兩次血戰後,陸7團的戰鬥力得到提升,在柳潭裏的表現絲毫不比經驗老道的陸5團老兵遜色。 *****
一提美軍,有些中國人腦子裏似乎本能地(有的是別有用心的)反應出一個悖論:美軍靠飛機大炮坦克作戰,其實這都是幾十年的宣傳先入為主洗腦而致。柳潭裏作戰的兩個陸戰團,由於道路的崎嶇和狹窄,並沒有坦克配合作戰;飛機呢? 由於戰鬥發生在大雪紛飛的夜間,那時美國飛機大部分不能夜航,個別能夠夜航的也由於雲層低和漫天大雪而無法參與戰鬥;那麽大炮呢?由於雙方是山地作戰,陣地犬牙交錯,雪夜戰鬥又擔心誤傷,所以美軍炮營的榴彈炮也發揮不出太多作用,多數情況下隻能打出照明彈為美軍照亮戰場。通訊呢? 美軍雖然通訊裝備下到連隊,但無奈柳潭裏群山懷抱,通訊經常中斷,聊勝於無。所以,兩軍拚的是什麽呢?很簡單,就是步兵武器。迫擊炮、機槍、步槍、手榴彈,刺刀,還有美軍專有的肉搏“新式武器”—工兵鍬,其實更重要的拚的是什麽呢?兩國軍隊的戰鬥意誌。 *****
不給與是非評論,僅僅介紹教科書上不願意說的一些事實而已。隨便列幾個戰鬥開始後第一天(11月27日)的戰例,千秋功過,由你們評說。戰鬥發生的當夜的長津湖一帶受西伯利亞寒流影響,氣溫驟降至零下17°C, 大雪紛飛,能見度非常低。由於美軍事先抓獲了幾名誌願軍俘虜,根據口供陸1師做了一定的防備,減少了倉促迎戰的被動性,27日白天陸5團和陸7團出動共10個連,從79師手中搶奪了村莊周圍的重要高地和山頭,構築了防守陣地,靜靜地等候夜晚襲擊的到來。。 *****
1282高地爭奪戰 進攻者是濟南第1團的1營+師特務連+1營機炮連,4個步兵連+1個機炮連共5個連的兵力,攻擊守備該山頭的陸7團2營E連(兵力是5:1),當夜雙方激戰,美軍將濟南第1團放進10米距離之內再猛烈開火,戰鬥中數次發生肉搏戰,美軍肉搏戰中使用的是工兵鍬,在寒冷的冬夜劈開腦殼非常給力。打到半夜3點,1營兩個連和師部特務連全部打光,團長王歧秀調上了預備隊3連,到天亮時分,濟南第一團1營+師部特務連+機炮連共5個連的兵力遭到毀滅性重創,完全喪失戰鬥力。美軍E連當夜的傷亡也不小,當夜柳潭裏美軍的主要傷亡就是來自連:連長菲利普斯上尉陣亡,副連長鮑爾中尉負傷,2排排長楊希中尉負傷,但重創五倍於己的對手,守住了陣地。 *****
1384高地爭奪戰 進攻者是濟南第1團的2營共4個連,守衛高地的是老兵較多的陸5團I連的一個排和一個韓國憲兵排。據該營6連老兵回憶,打到天亮,6連活著的人就不多了,全連數炮班情況最好,但活著的僅剩5人,而且這5人全部帶傷。 *****
1240高地爭奪戰 進攻者為濟南第1團的3營,傷亡太大後,換上236團2營,2營打光後,換上1營。一營展開兩個連,3連是預備隊,1連2連打光後,換上預備隊3連,最後3連也僅剩6-7人,團政委打電話到1營指揮所,詢問有無繳獲的美國“駱駝牌”香煙,如有,送點到團部。。 *****
小德山爭奪戰 防守方是美軍經驗豐富的陸5團E連。當237團1營準備悄悄發起夜襲時,連長庫尼上尉讓部下放過該營的突擊連,然後放火點燃一個草垛,以火光為照明,從背後對該連集中火力給予殺傷。據1連副連長呂雲學回憶,一個突擊加強排突然遭到左右和背後三麵火力的射擊,成了美軍射擊場上的靶子。不到10分鍾,全排能喘氣的還剩4人,帶隊的副連長呂雲學身中7彈。 *****
誌願軍官兵這時才發現,美帝不愧為打敗德意日法西斯的絕對主力,從飛行員到步兵,從將軍到戰士,個個都是不折不扣的真老虎,活老虎,那個忽悠大家“美帝是紙老虎”的人是何等的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