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三門峽大壩下方有一砥柱山,傳說大禹治水時加寬河道,把砥柱山削成一孤峰。無論黃河水如何洶湧澎湃
,激流直下,砥柱都巋然不動。
成語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嚐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砥柱並沒有擋住河水,而是麵對滔天巨浪巋然屹立絕不退讓。
八路軍在敵占區建立根據地打擊日軍,麵對強敵自己沒有被消滅,反而生存下來發展壯大,用中流砥柱描述八路
軍是恰當的。
麵對日軍的入侵,八路軍沒有撤退或者逃跑,是中流砥柱,而國軍撤退或者逃跑,難以說是中流砥柱。
在黃河三門峽大壩下方有一砥柱山,傳說大禹治水時加寬河道,把砥柱山削成一孤峰。無論黃河水如何洶湧澎湃
,激流直下,砥柱都巋然不動。
成語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嚐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砥柱並沒有擋住河水,而是麵對滔天巨浪巋然屹立絕不退讓。
八路軍在敵占區建立根據地打擊日軍,麵對強敵自己沒有被消滅,反而生存下來發展壯大,用中流砥柱描述八路
軍是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