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曲的回憶

來源: 2021-06-01 20:24:13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偶爾在油管上聽起日本經典民謠“櫻花“曲,勾起我對昔日日本歌曲電影和小說的一些回憶。記得中學時風靡全國的日本電視劇“血疑”“血的鎖鏈”以及山口百惠的“謝謝你”主題曲,讓全國人看得入癡入迷,電視劇情節本身宣揚人間真情,善惡美醜,勾畫出日本人情感細膩優雅動人的一麵,另外大名鼎鼎的人氣偶像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也是吸引大量觀眾的原因之一。山口百惠的照片一度被我從各種報紙雜誌上剪下來貼到本子裏,和我另外喜歡的一個人物希特勒的照片在我們的日記本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美女和野獸大概是我中學那個年代最崇尚的主題。雖然更小的時候在電影院看過第一部日本無聲電影“狐狸的故事”,再到後來中學時看過的動畫片“鐵比阿童木”,“聰明的一休”,電視劇“排球女將”,“貧窮善良的人”等等,但真正喜歡日本電影電視劇以及日本歌曲是從血疑開始。後來的日本電影“追捕”,“人證”,“伊豆舞女”,“望鄉”…,讓七八十年代剛剛睡醒的國民大開眼界,原來日本已經是那樣的發達和領先於我們。栗原小卷田中絹代主演的“望鄉”雖然在日本市場表現平平,但這部當時被國人認為有三級片嫌疑的片子在中國確風靡各地。片中日本人對戰爭的反思對人性的描畫都令人深刻,相比之下當時中國很少有深刻反思戰爭給民族帶來苦難的片子,基本上充斥的都是水平低劣的革命暴動反特紅色洗腦電影。同時,日本電影所帶來的日本歌曲也同樣膾炙人口。“青春的火焰”“伊豆舞曲”“草帽歌”,“赤的顏色”“啦呀啦”…,已經後來的“北國之春”“星空”“秋櫻”等等實在是好聽的不得了,當時流行於大陸和海外華人圈的鄧麗君張學友小虎隊的許多歌曲也都是日本歌曲,那個時代大概是日本電影日本歌曲的黃金時代。再後來上了大學,開始癡迷日本的推理小說,尤其是鬆本清張東野圭吾森村誠一等人作品,每次從學校圖書館等很久才能借到,一拿回宿舍,迫不及待的幾天就看完了。日本的推理小說風格不同於歐美的職業偵探小說,一般都是通過主人公不經意的一次旅行或一個事件帶出一個令人好奇的謀殺陰謀探究的案件。每次小說讀起來就好像置身於書中主人公的經曆一樣,曆經一次奇異的旅行,發現挖掘出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直到案件的結束和真相大白。總之,長久以來對日本文化日本國有一種直強烈的好奇感,雖然飛機中間在成田機場停留過幾次,但希望將來能真正去旅遊一次,看看那裏所謂保持完好的唐宋文化痕跡。日本在保留自身傳統文化的同時經濟社會現代化與世界發達國家同步發展而且還很好的保護了自然環境和人文道德,這都是值得當下中國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