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彩照:格格妝容恐怖,頤和園仿佛天堂
回顧曆史,晚清無異是時代上複雜的一頁~~它倍受屈辱但也迎接著希望!它擁有著舊時代的陋習也被動接受著新時代的洗禮,在100多年前,跟我們一樣對清朝充滿好奇的法國人卡恩,他來到中國,用照相機拍攝了一組晚清的真實彩照,給我們生動地還原了那個時代~~
他為什麽要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呢?這是卡恩的夢想,在他是個銀行小職員時,就有著環遊全球的偉大夢想,所以在他混到某金融機構首席成為歐洲數一數二的富豪時,他便開始施行這個計劃,當時盧米埃兄弟發明了劃時代的彩色照片,讓整個世界在鏡頭前充滿了色彩,他專門聘請了一些攝影師,跟他來到中國。
他是在1909年來到中國,正好是慈禧剛去世不久,全國正是政治、經濟蕭條時期,他拍下的這張街頭照片,滿目瘡痍,老百姓三三兩兩在街頭似乎議論著什麽,非常有百廢待興的感覺。
第二張照片拍攝於某個王爺府,四個頗有文人氣質的女子一同入鏡,最吸引人的莫過於第三位格格,她盤著旗頭,穿著華麗的服飾,看上去身份就很顯貴,隻是這妝容讓人不敢恭維,貌似粉撲的有點過了,特別像電影中的老巫婆一樣恐怖,仔細一看也挺像西方人,難道是混血兒嗎?
這是在國子監剛剛下課的老師和學生們,他們的個頭不高,麵容也呈菜色,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看樣子讀書人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過的不好,可是他們身上渾身天然的書生氣是現代人沒有的。
一名男子打著油紙傘在大明湖橋畔上,隻留給我們看似幽怨的背影,不知道他當時是在想什麽、當時的大明湖畔,就是清宮劇中夏雨荷和乾隆幽會的地方,在照片中看來,還是能感受到大明湖的美。
滿清的女人喜愛留細長的指尖,照片中的女子正在提筆寫字,或者是在練字,這是他們滿人的一大特色。
廟中虔誠的修行者,照片拍攝的比較遠,但能感受到他們眼神中的篤定,遠遠看去他們的個頭普遍不高,比較像現在所說的"侏儒",也許隻是拍攝角度問題。
身上遍布布丁的老爺爺正在地頭賣糕點,盡顯慈祥。
據說這一行人是成吉思汗的後人,他們住在帳篷裏,皮膚黝黑,形象彪悍。
在我們教科書中看到的大多是頤和園被破壞後的模樣,這名法國人有幸拍下了頤和園石舫完整的原貌,天青色搭配著中西混合風格的建築,莫名讓人感覺神聖,仿佛來到了天堂。
這就是文人口中的"半老徐娘"吧,看著是改嫁的新娘,一身紅衣坐在四合院裏,像是在焦急的等待著什麽,她沒想到自己幸福的時刻,在一百年後有這麽多人共同見證著,但是畫風莫名詭異,不敢多看一眼。
站在石像旁的兩男子,十分空曠悲涼。
看完這一組照片,發現晚清已經有近代的氣息了,隻是他們依舊固執堅守著從前的生活方式,或許跟我們一樣,習慣了當下的生活現狀~~但是從照片中看到這些老百姓個子都比較矮小,你說是發育不良還是角度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