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和文學城(幾壇)網友互動的往事。。。

來源: 2021-02-15 12:54:33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教練自認為,總體上算的上好脾氣,替別人著想的人。但聊起曆史,政治話題,菩薩也有上火的時候,還請原諒。

教練剛來幾壇的時候,這裏比現在熱鬧,左右兩派唇槍舌劍,激發出來很多好帖,很多碰撞。再後來漸漸地turned ugly,許多網友再也沒有回來。左右兩派的都有。

當我第一次貼出那篇【要不要和反動家庭和親人劃清界限】文章時,勾起了一代人的艱難回憶,在幾壇和文學城上反應很大。

文章中有一個細節,在1951年“鎮反運動”中,外祖父和兩個舅舅(母親家的全部成年男子)同時遇難。我母親很淡定,沒有按當時的流行做法給組織上提交思想匯報,表示親人是罪有應得,自己要和死去和活著的反革命親人劃清界限。

有一位年齡和我相仿的女網友跟帖說道,“不是你媽媽不想寫這樣的材料,是沒有機會寫,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組織上的信任”巴拉巴拉一大堆。我當時非常地來氣,靜下來想想每個人思想意識是家庭及環境的產物,怎麽可能一樣呢。

不久以後,這位網友也講到了她的家世。她爸爸在朝鮮戰爭年代被選到航校學習,駕駛技術要高超,政治思想要過硬。她父親家地富出身,因此年輕的飛行員就再也沒有和父親聯係過。幾次飛行訓練飛過膠東老家,她父親搖動飛機的翅膀,以示對父親的懷念。有人在跟帖中說,要是能兩全就好了。

很多網友提到過,他們連爺爺奶奶的名字都不知道,更不要說了解祖輩當年生活的蛛絲馬跡。不讓子女知道自己“剝削階級”家庭的過往是當時的流行做法。昨天提起小人書【一隻駁殼槍】就是真實寫照。

這位女網友從幾壇消失多時了,幾年前意外得到她的祝福。彼時她正在北京探親,因為幾壇多次聊起小時候頤和園滑冰,八一湖運河遊泳之類的話題。。。

無論自己祖輩當年是井岡山紅一雙一的,還是偏遠農村的貧苦/富裕農民,都不具備法理上的“牛逼”性。幾曾回首說說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