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當年北京市的糧票,糧本和糧店 (ZT)

來源: 2021-01-18 18:47:5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當年的計劃經濟也是“短缺經濟”,因為短缺所以許多商品都限量供應。怎麽限?憑票證購買,光拿錢不賣給你。當年所有的票證中,最重要的當屬糧票。尤其經過那三年大饑餓,誰不知道糧食就是命啊?

糧票分全國通用糧票和各省、直轄市的地方糧票。發到老百姓手裏的都是地方糧票,非要有理由,比如出差,才能拿上單位開的證明信到糧店去用本地糧票換全國通用糧票。可如今呢,很多人收藏有全國糧票,卻很少人有北京市糧票。為什麽呢?因為北京市糧票既不宜也不易保存。全國糧票可無限期使用,北京市糧票呢,有效期一個月,過期作廢。當年每到月底,北京人就互相提醒:還有這月的糧票嗎?趕緊用!而且,全國糧票是鈔票紙印的,9厘米長4厘米寬,很體麵。北京市糧票呢,最普通的薄紙,長3厘米多點,寬1厘米多點,一點點大,真寒酸。你要把全國糧票忘在口袋裏洗衣服洗了,掏出來晾幹照樣用,要是北京市糧票呢,成紙漿了,完了。

當年的糧票由誰發呢?糧店。那時買糧食都要去糧店,可不像現在,超市裏就有大米白麵。當年糧食是最重要的統購統銷物資,管製的很嚴。中央有糧食部(如今早已取消),地方有糧食局,最基層是糧店,不光賣糧食,還管發糧票。記得每到月底的星期天,百萬莊糧店的兩位職工就抱著個木盒子到處轉,進了我們院子,扯著嗓子喊:領糧票啦!居委會的老太太們也跟著喊:快來領糧票啊!還給搬桌子椅子。一會工夫一個個樓門就走出人來,拿著糧本領糧票。糧店職工早就把每家每戶的糧票分好了,放在一個個的紙袋裏。哪戶啊?13門3號?於是從排好順序的許多紙袋裏找出13門3號那個,倒出糧票,當麵點清。然後在糧本的某頁寫上:糧票已領。為什麽糧店要上門服務?因為全百萬莊就一家糧店,管著兩三千戶的糧票。如果都去糧店領糧票,那隊還不排到二裏溝呀?

領糧票憑糧本(全名為:北京市居民糧食供應證),每戶人家一本,上麵記著家裏每個人的姓名、年齡、糧食定量。這種每月領糧票的資格叫“糧食關係”,和戶口聯在一起。如果你要搬家,同時也要轉糧食關係,不然搬到新地方可領不出糧票來。糧本還有另一個用處,有些臨時供應的某種糧食要憑糧本買。比如,有幾年過春節北京市每人供應兩斤“富強粉”(就是特別白的白麵,據說是進口的,而國內生產的白麵叫標準粉,也叫八五粉,因為100斤原麥出85斤麵粉)。當然,買富強粉不光要記在糧本上,還得交麵票。那時每年還會賣一兩次白薯,也要憑糧本。一斤糧票給五斤白薯,一口人可買兩三斤糧票的。白薯可是當年孩子們很喜歡的零食,所以一聽見“賣白薯啦!”,人們呼嚕呼嚕的就往糧店跑。白薯都是堆在糧店外的空場上賣,要排大隊,然後幾十斤上百斤的往家扛。

糧票是個統稱,細分有粗糧票、麵票、米票。它們的比例時有變化,但麵票總占50%以上,米票不多,每人每月4、5斤,最多7、8斤,剩下都是粗糧票。“粗”字並不印出來,隻有“糧票”二字,在糧店裏隻能買玉米麵、白薯之類。但是在飯館裏別管買粗糧細糧,隻需交糧票。所以,富裕點的人家早飯就常到外麵買火燒油餅,有人還去飯館點個菜,主要目的卻是拿粗糧票買幾斤饅頭帶回家。同和居有名的烤饅頭後來就限量了,吃一次飯隻許買兩斤。反正有錢人家用不著吃棒子麵,那些粗糧票光是買早點,下飯館,買點心就用完了。

可窮人家呢,居然有拿麵票跟別人換粗糧票的。有人也許能多換點,比如一斤換一斤半,但更多的就是一斤換一斤。這不僅是給熟人送個人情,一些窮人更願意吃棒子麵。為什麽呢?一來棒子麵便宜,一斤是一毛一分七,而白麵是一毛八分五。一斤差幾分錢,一個人一月30斤糧食就能差個兩塊錢。當年北京的貧窮人家每人每月生活費隻有十幾塊錢,兩塊錢決不是小數目。二來呢,白麵大米“不婁吃”,窩頭糙,能多嚼會兒,吃饅頭呢,三口兩口就下去了,還不經餓。

當年的大米多是糙米(北京人叫機米),每斤一毛四左右,北方人不太喜歡吃,覺得比窩頭強不到哪去。好大米不多,常常是逢年過節才供應。最早是小站米,兩毛零五一斤,後來多是東北來的大米,最貴有兩毛一分三的,也有低到一毛八分七的。買好米不光要拿米票,還要記糧本。平時買糧食即使不往上記什麽也要看看糧本,反正光拿糧票和錢到糧店還買不出糧食來。所以當年去買趟糧食,要帶上麵口袋、米口袋、糧本、麵票米票糧票,當然還有錢。筆者小學四五年級就開始買糧食,但一次隻能扛二十斤。

當年糧票可以賣錢。不過三年大饑餓的時候有錢也買不來糧票,那是命。很多人去親戚家吃飯都要留下糧票,不然人家就要餓肚子。後來情況好多了,在飯館裏可以買到不要糧票的食品,比如油餅,交一兩糧票六分錢一個,不交糧票呢,八分錢。這意味著“官方指導價”:一斤糧票兩毛錢。麵票米票要貴一些。

農民當年根本就沒有糧票,可要出個遠門,在外麵吃飯怎麽辦?他們隻好去買糧票,但更多的是拿家裏的農產品換,比如雞蛋。不光在農村的集市上換,還進城來換。那時北京的居民區常常能看見挎著一籃子雞蛋的農民,帶著點膽怯叫喊:雞蛋換糧票啦!當年這是違法的。

記得有一年,我們工廠有個青工滿廠子到處問:想不想拿糧票換玉米棒子?原來他妹妹在北京郊區插隊,一場冰雹把要熟沒熟的玉米給砸了。玉米棒子包著幾層皮,沒事,但玉米葉子全完了,成光杆了。嫩玉米當然能吃,還很好吃,但很不經吃,農民哪“吃的起”呀?還指著老玉米當一年的口糧呢。“啃青”在農村簡直算是敗家子。於是村裏動員知青趕緊到城裏推銷嫩玉米,可以不要錢,但一定要糧票,有了糧票還能保住不餓肚子。開始說一斤糧票給五斤玉米棒子,後來又增加到十斤,但買賣還是沒成,被廠裏的幹部叫停了,說這違法。

到了1980年代,糧食和各種農副產品越來越多,糧票也就越來越不值錢了。許多飯館都不收糧票了,因為可以名正言順的多收點錢。自由市場上買賣糧食的也越來越多,1960年代那是嚴禁的違法行為,到1980年代已經是睜一眼閉一眼了。1992年糧票被正式取消,這表明,中國人不再受糧食短缺的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