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腳的半文盲女人,憑什麽讓民國大師三從四德?
民國大師胡適和他的夫人江冬秀,是眾所周知的包辦婚姻。
西裝革履的胡適和小腳的江冬秀一起漫步的身影,曾是北大校園裏最獨特怪異的風景。
見到這一幕者,有讚賞胡適不棄糟糠之妻的,也有鄙視他懦弱不反抗的,更多的人則是懷疑他們的婚姻能夠持續多久。
然而,鞋子合不合腳,隻有穿的人才知道,婚姻也是如此。
這一對在外人眼中並不般配的夫妻,卻攜手走過半個世紀,成為民國包辦婚姻中的圓滿典範。
“三從四德”原本是封建社會用來約束女子的行為規範,而一向幽默的胡適,將其改成男版,即“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話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舍得”。
那麽,江冬秀,一個小腳的半文盲女人,憑什麽讓民國大師三從四德?
1.潑辣決絕
要說江冬秀和胡適婚姻沒有一點波瀾,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兩人的婚禮上,胡適對另一位女子一見鍾情了。
她就是胡適三嫂的妹妹,也是當時的伴娘曹誠英。
幾年後,胡適在到杭州養病,正好曹誠英也在杭州讀書,江冬秀還特地寫信讓曹誠英照顧胡適。
當時曹誠英剛剛從一段不幸的婚姻中解脫出來,滿身的憂鬱氣息讓胡適很是心疼。
他陪著曹誠英遊山玩水,品茗對弈,談詩論文,兩顆心慢慢靠近。
兩人的情事雖沒有傳開,但是文學圈裏卻有不少人得到了消息,例如汪靜之、徐誌摩。
徐誌摩甚至開心得不得了,並答應回京後為胡適鳴鑼開道。
他先是將消息告訴了陸小曼,然後幾乎整個北平文化圈裏的人幾乎都知道了,而江冬秀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不知她當時心裏作何感想,傷心?憤怒?還是絕望?也許都有。
所以當胡適回到北平,正式向她提出離婚時,她才會怒不可遏地拿起桌上的裁紙刀,向胡適擲去。
而後又進了廚房,拿出一把菜刀,拖過兩個兒子,道:“既然你不要我們了,那我就先殺了兩個兒子,再自殺!”
胡適一向是個最和氣不過的人了,何曾見過這樣的陣仗?
除了繳械投降,也別無他法了。
就這樣,江冬秀靠著一把菜刀,守住了這段婚姻。
忍辱負重,逆來順受,這幾乎是民國很多舊式女性的通病,她們是原配,也是“禮物”,結婚、離婚,幾乎都沒有選擇的餘地,就像提線木偶一樣。
而江冬秀不同,她明白這些文化人最要臉麵,所以她敢豁出去,最終贏得了這場婚姻保衛戰。
2.貼心賢惠
當然,“一哭二鬧三上吊”這樣的把戲用過一次就夠了,多了難免讓人厭煩。而江冬秀不顧臉麵的野蠻潑辣也就這麽一次,其他時候她是個貼心又賢惠的好太太。
俗話說“要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而江冬秀顯然深諳此道。
她有一手好廚藝,尤其是她的拿手好菜“一品鍋”,不僅征服了胡適的胃,還成了胡家宴客必備的一道菜,吃過的朋友都讚不絕口。
另一著名作家梁實秋吃過這道菜後,便念念不忘,後來還特地撰文懷念一番,“一個大鐵鍋,口徑二三尺,熱騰騰地端上來,裏麵還在滾沸……味道好極……”
後來胡適遠赴美國,大洋彼岸的江冬秀擔心他受凍,便千裏迢迢托人送了一件棉襖。
胡適在試穿的時候,突然發現口袋裏還有東西,掏出來一看,居然是七副象牙耳挖。
收到棉衣時,胡適並不激動,但是看到這七副耳挖時,他的心卻久久無法平靜,他深情款款地回了一封信:隻有冬秀才會想到這些。
如果說,她的潑辣決絕,讓胡適害怕,不敢行差踏錯,那麽她的溫柔和賢惠,就宛如一張大網,讓胡適再也無法掙脫,甚至甘心為她所囚。
3.努力好學
胡適和江冬秀訂婚不久,便到外地求學,隨著胡適的學曆越來越高,流言也隨之而來,內容無非是江冬秀配不上這樣一個大才子,胡適在外麵早有情投意合、才貌雙全的女友。
聽到這樣的謠言,江冬秀不可能無動於衷,自卑擔憂,但她從沒想過放棄。
所以當收到胡適的信,信中對她提了兩個要求,一是放腳,二是讀書,她毫不猶豫地照辦了。
雖然“纏腳”的時間過長,再也不可能恢複,但就這份敢於“放足”的勇氣,就比許多舊式女性強上許多。
此外,她還努力讀書識字,即使跟不上胡適的步伐,也努力向他靠近。
有一次胡適生病了,江冬秀聽說後給他寫了一封信,“……你這一尚(向)又沒有一(以)前的身體好了。我今天聽他說你今天不狠(很)好,我心裏好比刀割一樣。”
胡適收到後,寫了一首詩“病中得她書,不滿八行紙,全無要緊話,頗使我歡喜”。
胡適讀過多少辭藻華麗,意境優美的文字,而江冬秀的這封信錯漏百出,卻依然讓他歡喜,這是為什麽?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這封信雖然語言樸素,卻讓胡適感受到了她發自內心的關切;二是這封信也讓胡適看到了她的努力。
當時魯迅也曾對朱安提過類似的要求,可她並沒有做到,想來這也是兩人命運截然不同的根源吧。
因為江冬秀一直努力向胡適靠攏,而朱安一開始便放棄了走近魯迅的機會。
4.仗義大方
江冬秀有兩大愛好,一是搓麻將,二是看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先生的作品,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而她仗義大方的性格,也頗像武俠小說中的江湖兒女。
很多人常說,民國有多少大師,就有多少渣男。
也許他們在某一領域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他們在情感上確實很渣,比如徐誌摩、黃侃、張大千等等。
而江冬秀平常最看不慣的就是這些拋棄妻子的文化人,時常為那些受了委屈的原配打抱不平。
最典型的一次,是當時北大的教授梁宗岱有了新歡,要和他的妻子何氏離婚。
江冬秀聽說後不僅將何氏接到家中,甚至在梁宗岱提起訴訟時,成了何氏的辯護人,最終令梁宗岱敗訴,賠償了一大筆錢,一時傳為美談。
而她的仗義還不止於此,抗戰期間,胡適在美國,而她家中獨自撫養兩個孩子,生活困頓。
可是每次胡適寄錢回來,她都會將錢分給和她同樣生活艱難的親朋好友,甚至還拿出一部分捐贈給學堂。
胡適得知後,還特地寫信誇讚她的義舉“你在患難中還能記得家中貧苦的人們,還能寄錢給他們,真是難得。我十分感激你。”
5.總結
在外人的眼中,他們一個是聲名顯赫的文學大師,一個是裹著小腳的舊式女性,根本不般配。然而,最後兩人卻攜手走過半個世紀,雖然有波折,但依然算圓滿。
就連一向毒舌的張愛玲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是舊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該溫柔時就溫柔,該強硬時絕不退縮,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這就是江冬秀給我們的啟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