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員上朝時是啥樣的?和珅的真實容貌堪稱美男
清朝是封建帝國主義最後一個王朝,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閉關鎖國的王朝,更是等級製度十分森嚴的王朝。因此,清朝的官吏自帶官威,威風凜凜,排場很大。即使是一個九品芝麻的小官,對於老百姓來說也是難以企及的存在。不僅如此,官員間的階級等差意味著掌握的權利也就千差萬別。那麽清朝官員中,哪些官職的權利最大,最實用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清朝地方官最具實權的官職是什麽?當然這與軍權密不可分。在清朝前期,皇上把劃分地方官軍權看得十分重要。有了軍權,地方官就便於處理當地的事宜;但有了軍權,也會牽扯到軍隊調動、武將任命、軍餉財政等一係列問題。這還並不是讓皇帝最為頭疼的,讓他最難把握的是在於給予軍權的大小,地方軍權過大可能會對朝廷造成威脅,過小又解決不了管理問題,必須要恰到好處才能得以平衡。
前期的幾個皇帝都把地方權利尺度拿捏得很不錯,但到了清朝後期,國家原有的常備軍出現衰敗,前期所設立的八旗和綠營也逐漸衰敗,導致地方軍隊必須要肩負保衛邊防的重任,由此地方督撫的軍權不得不迅速提高。而軍權這個東西一旦拿到手,就不可能輕易的收回。再說那些地方督撫拿到軍權後,就似有似無的把軍隊培養成自己的私家軍,讓士兵信服跟從是自己,而不是朝廷。又加上中央的資助,地方軍隊無論是在訓練還是武器上,都遠遠超過朝廷常備軍。這就導致了清朝後期的"總督",成為了地方官職最有實權的職位。
其次,在中央最具實權的官職是什麽呢?眾所周知,清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們把官職分為中樞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類。通俗說,就是內閣,軍機處,六部等。在這些部門中,最具實力的官職就是文官中的巡撫。這是因為清朝為了防止武將擁兵自重,沿襲宋朝以文製武的管理方式。巡撫作為正二品的封疆大官,他可以掌握包括武將一品官員的前途。因為他的工作就是把每年武官的升遷考核,獎賞懲戒都記錄在奏章中,呈交於皇上。得罪了他的武官,那可是分分鍾就會倒黴啊。所以說,這是一個握有實權的官職啊。
可無論是何種官職,有沒有手握實權,在清朝,隻要為官,其官威都十分大。就說他們出巡個現場,都要穿著披風,騎著白馬,一人牽馬,一人遮陽,就能看出官老爺氣十足。更別說身後還有一批隨從,一些負責護衛,一些扛著銅欽。然後一路上發出叮叮當當敲鑼打鼓的聲音,不是為了慶祝什麽節日,隻是為了顯示作為官老爺的尊貴。更為誇張的是,凡是所到之處,必定要"鳴鑼開道",用來提醒百姓及時避讓,要是一不小心擋道兒了,輕則蹲守牢房,重則腦袋落地也不是沒有的事。
說起清朝的官員,因為大多都自命不凡,威風凜凜,所以在百姓看來都十分嚴肅拘謹,不苟言笑。其實很多官員是長相和性格是不相符的,比如貪官和珅。他巨貪的名聲掩蓋了他的外貌,致使沒人知道他竟然是一個美男!隻有相關史書上的寥寥文字,曾讚美過他英俊瀟灑,聰慧過人。事實也是如此,拋卻貪官的身份來說,他不僅通讀四書五經,還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其才氣出眾過人,又加上性格圓滑,容貌俊俏,最終被乾隆賞識。
當然,沒有人會不喜歡一張好看的臉,皇帝也不例外,這也是乾隆十分寵愛和珅的原因之一吧。據說和珅為了迎合乾隆的文學喜好,更是苦學作詩。這樣一個因自己喜好極力迎合的人,又怎麽可能不打動皇帝的心呢?由此看來,在皇帝的眼中,美貌和才華並存的和珅不僅可以逗他開心,還能讓他賞心悅目。隻是有貪財的缺點,但並不是不能容忍的啊!直到乾隆死時,他也沒有忍心將和珅依法處置。
但和珅的野心越來越膨大,"貪心不足蛇吞象"說的就是他。即位的嘉慶帝不能容忍他繼續的貪下去,於是在乾隆去世後僅15天,就賜下白綾,讓他自縊於府中,然後抄了他的家。繳獲的大批白銀和其他珍貴物品全部存入了國庫中,"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說的就是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