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內
1)據周保中介紹,跟隨蘇軍回國的東北抗聯在長春接收了日本的一個軍火庫,並在各地收繳搜羅各種武器,“截止1945年10月15日,抗聯人員在各地收繳和搜查日偽武器計有:槍近60000支,輕機槍9000餘挺,重機槍800餘挺,擲彈筒500多個,迫擊炮20餘門,山炮和野炮5門,子彈1200餘萬發。”(周保中《抗戰勝利時的東北抗日聯軍》,《解放戰爭時期過度階段軍事鬥爭回憶》P106)
(2)冀熱遼軍區周家美部500餘人進駐錦州,在蘇軍協助下解除了錦州偽滿軍隊一個旅5000餘人的武裝,並從日偽軍火庫中獲取武器,共得火炮近80門,輕重機槍690餘挺,槍13200餘支,短槍350餘支,炮彈100餘箱,子彈1000多萬發。(周家美:《關於我軍進兵東北接管遼西的回憶》,《錦州黨史資料》第1輯,第44頁)
(3)1945年9月中旬冀熱遼部隊曾克林部隨蘇軍接管沈陽,據其回憶:“蘇軍曾一度把日本關東軍最大的蘇家屯倉庫交給我軍看守(後來又收回)。針對當時東北人民熱烈參軍的情況,我組織直屬隊的幹部戰士拉炮拉武器,戰士們看到有這麽多武器,個個興奮不已。在繁忙的公務中,我也抽出時間加入拉武器的行列,幹部戰士不顧疲勞,先後拉了三天三夜,拉出槍20000餘支,輕重機關槍1000挺,20多萬發子彈,還有155門各種口徑的迫擊炮、野炮和山炮,這些武器不僅裝備了出關部隊,還為當時的擴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還將一部分武器支援了後續部隊和原抗日聯軍以及關內其他解放區部隊。”(《曾克林將軍自述》,遼寧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P101)
(4)1945年9月下旬前後,蘇軍為避免因公開支持中共進入東北被國民政府和美國指責為違反中蘇條約,因此將已經交予中共的多數工廠、武器庫和部分政權重新收回,並勸說中共武裝退出城外。在此背景下,9月21日,彭真電告中央:“現在我看守下較可靠的軍械庫隻有七五山炮11門、迫擊炮70門、六五子彈500萬發。”9月30日,彭真就又電告中共中央稱:“用各種方法得槍萬餘支。”31日他再度電告中央說:發現新的武器庫,“搜得山炮80門,迫擊炮100餘門,子彈稍多”。(楊奎鬆《關於解放戰爭中的蘇聯軍事援助問題——兼談治學態度並答劉統先生》)
(5)1945年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期間,基於反對美國勢力進入東北的戰略考慮,蘇軍開始受命積極支持中共占據東北。10月4日,蘇方通知中共東北局……決心從軍事上援助中共。之後已知中共方麵所得到的武器就有三批,“其中槍約10萬支,輕重機槍約3400挺,擲彈筒約500個,大炮100餘門,各種子彈將近2000萬發。”不久,蘇方又“把南滿的大批兵工廠、武器軍火倉庫,甚至一些重型武器和飛機統統交給中共。”(路文娟《對蘇聯給予中共東北解放戰爭軍事援助情況的考察》)10月25日,東北局還進一步致電中共中央:“除已交中共的飛機和有一個日本航空大隊全部人員可用外,僅撫順一處便有300萬發炮彈可交我使用。蘇方建議中共趕快接收,同時抓緊編練炮兵和生產大炮。而兵工廠及武器庫也最好保留一部分,分散一部分,以免遭到轟炸。”(《東北局關於蘇軍交涉情況致中央電》,1945年10月25日)
(6)1945年11月5日、6日,東北局向中共中央報告稱:“已將從蘇軍處得到的一批武器,大約1.2萬支槍和300挺機槍運往急需武器的熱河地區,以裝備那裏新到的徒手部隊。而在沈陽一線,連同此前已得之武器在內,共取得槍11萬支,機槍約4000挺,各種口徑炮一批。阜新一帶還有武器,但數目不詳,沈陽蘇軍已同意代為接洽。另取得通信器材一大批,小型運輸機6架,火車兩列。在哈爾濱,則得到2.4萬支槍,數百機槍及部分炮。”(《東北局關於蘇軍交涉情況致中央電》,1945年11月5日、6日;《陳雲關於哈爾濱情況致林、彭電》,1945年11月7日)
(7)1945年12月29日,彭真在致各兵團電文中又提到:“我確曾控製大批物資(機器、被服、子彈)”“根據現存不完整材料,運赴錦州方麵的各種子彈一項即達800萬發,手榴彈約15萬個,皮帽、鞋子各3萬,大衣2萬,棉裹腿近10萬,另有北麵運去12000支槍,機槍600挺,十月初尚搶運去很大一批物資。”(田酉如《彭真年譜》上卷[M],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P285、P292)
(8)據東北局給中共中央的電報稱:1946年3月中旬蘇軍又從朝鮮“給槍三萬(餘)支”。(《東北局轉報周保中處消息致中央電》,1946年3月16日。)(楊奎鬆《關於解放戰爭中的蘇聯軍事援助問題——兼談治學態度並答劉統先生》)
(9)蘇聯撤軍時,蘇聯為了幫助民主聯軍鞏固其在東北的地位,向中共移交了大量武器子彈。高崗1946年4月20日從哈爾濱電告東北局和中共中央:蘇軍已確定25日撤完,今送兩輛裝甲車及一部分武器。“交涉送10萬槍、1萬輕重機槍、1000門炮。”(《高崗關於與蘇軍交涉情況致東北局並中央電》,1946年4月20日)
(10)1947年10月,當時在東北擔任軍工部長的何長工得知蘇軍在中蘇邊境的滿洲裏倉庫裏存放著一大批日本武器,準備運回蘇聯去煉鋼,便去與管倉庫的蘇軍上校卡瓦洛夫談判,後蘇軍同意移交這批武器。這批武器有多少呢?據林彪1947年12月28日給斯大林的信中說:“我們用你們給我們的那批武器裝備了30個步兵團、2個山炮營。”(徐焰《解放戰爭中蘇聯給了中共多少武器援助》)
(11)據當年在朝鮮辦事處工作的丁雪鬆等回憶,蘇軍占領的朝鮮向中共運去的軍用物資有:“1946-1948年,朝鮮方麵支援了我們2000多車皮日本侵略軍留下的作戰物資,有的是無代價支援我們的,有的是通過物資交換取得的。在請求朝鮮政府支援的作戰物資中,第一批是朱理治……要的12個車皮物資,第二批是劉亞樓要的24個車皮物資,第三批是朱瑞要的110個車皮物資,第四批要多達600到800車皮物資。這些物資都是……無償贈與和無代價幫助我們裝運的。在采購和交換的物資中,1946年山東指派倪振通過辦事處買到300噸火藥、300萬隻雷管、120萬米導火線。1947年春,山東又指派黃友年等通過辦事處買到120噸火藥、200噸硝酸、100噸丙酮、15萬雙膠鞋。這些物資在戰爭中都是非常寶貴的,從南浦裝船經大連轉運山東,對支援山東以至華東解放戰爭發揮了很大作用。”(丁雪鬆等《回憶東北解放戰爭期間東北局駐北朝鮮辦事處》,《中共黨史資料》第17輯P204)
以上是我們從已有資料中察知的中共部隊在蘇軍直接或間接幫助下接收的較大數額的武器狀況,從上述最保守的情況我們可知,扣除有可能重複統計的情況,東北解放軍最少獲得了槍支30萬,輕重機槍2萬挺,擲彈筒1000個,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山炮、野炮最少1500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