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昔日故舊間進行的爭戰 -三國中 徐晃沔水鬥關羽

來源: 2020-08-31 20:25:53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ZT

    這場單挑是在兩位昔日故舊之間進行的,每讀至此,心中總有一種複雜的感受。人性中的美好(如友情、愛情)與戰爭的殘酷,這兩者之間的激烈衝突,從來都是西方戰爭題材的小說和戲劇中特別關注的方麵。比如著名的前蘇聯電影<<第四十一個>>中就敘述了一個蘇聯女紅軍在衛國戰爭中與其抓獲的一位德國軍官之間真摯而傷情的愛情故事。在影片的結尾,當這一對年輕的戀人在一個荒島上困居數月後突然發現一支德國船隻駛向他們時,大喜過望的德國軍官忘乎所以地衝向來船,而此時的蘇聯女紅軍的“戰士”心理角色重新升起,並完全蓋住了“戀人”的角色,她毅然開槍擊斃了自己深深眷戀著的情人!然而,就在這時,她再一次回歸到“戀人”的角色,瘋了似的衝過去,哭著抱起愛人那逐漸僵硬的身體......
    
    寫到這兒突然感覺味道不太對,嗬嗬。廢話少說,言歸正傳!我上文的意思其實是,這類人性與戰爭的矛盾衝突,在西方的文藝作品中並不鮮見,而且都有相當的深度,但在我們的古典小說中卻少有涉及;即使偶有涉及,也僅僅停留在較為膚淺的思想層麵上。三國演義中的這場單挑安排倒還稍稍有那麽點兒耐人尋味。
    
    徐晃見到關公後,先是敘舊 -- 晃欠身而言曰:“自別君侯,倏忽數載,不想君侯須發已蒼白矣!憶昔壯年相從,多蒙教誨,感謝不忘。今君侯英風震於華夏,使故人聞之,不勝歎羨!茲幸得一見,深慰渴懷。”隨即突然回顧眾將,厲聲大叫曰:“若取得雲長首級者,重賞千金!”
    
    徐晃何其前後判若兩人呢?
    
    徐晃此番來戰關公,其身帶雙重身份:私者,與雲長乃舊契;公者,與關羽為勁敵。徐晃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這種雙重身份,同時他更清楚哪一重身份更為重要。先與雲長敘舊,乃是對自己與雲長昔日私交做個交待;緊接著馬上厲聲宣戰,目的是提醒自己,也提醒自己親隨中的知情人:絕不可因私廢公!其實,徐晃這個厲聲大叫,更是在向雲長發出一個信號:丟掉你的幻想吧,你我恩義已斷,還是象真正的勇士一般大戰一場吧,而且我絕不會對你手下留情,你對我也不必客氣!
    
    好一個“徐公明”:不因私廢公,這是個“公”字;不利用雲長心存幻想實施偷襲,而是光明正大地宣戰,這是個“明”字。
    
    其實這裏還突出了徐晃的一個“勇”字。徐晃曾親曆關公刺顏良誅文醜之神威壯舉,自然清楚以關公當年之勇武,自己是多有不及的。雖事隔十九年,然以常理推之,關公武藝依然該在自己之上。徐晃卻並不知關公右臂因舊傷未愈而無法全力施為,因此,這時的徐晃是在明明知道己非其敵的情況下絕然出戰的,其勇氣和犧牲精神,令人不禁為之擊掌。徐晃那個“回顧眾將,厲聲大叫”,又何嚐不是在告訴自己的部下:“如果我非此人之敵,甚至如果我陣前殞命,望諸公為了國家利益,奮力死戰!”實際上,徐晃是整套三國中與比自己強大的對手交鋒次數最多的戰將,從許褚、顏良、文醜、張飛,直至現在的關羽,這些對手無論在聲望名氣,還是戰前公認的武力方麵,都在徐晃之上,但徐晃每次都義無反顧地奮勇迎敵!壯哉,公明!
    
    在接下來的刀斧搏擊中,徐晃漸漸發現,對方已非昔日那位武功蓋世、勇力絕倫的天神了;麵對英雄遲暮的關羽,自己堪與一戰。我猜測此戰的前半程,兩人皆互不相讓,全力施為;雲長在刀法武藝上占據上風,而尚在壯年的徐晃則以膂力勉力撐持。待戰至後半程,徐晃在力量和耐力方麵的優勢終於助其漸漸搶得上風。待關平看出這場單挑漸成一邊倒的不利局麵時,他隻得火急鳴金了。而此時的徐晃顯然對關公舊誼未盡,因此並未趁機纏鬥,而是放關公從容地撥馬回寨了。我猜想,此時的徐晃望著關公遲暮的背影,內心一定是百感交集的。徐晃對關公不可能全無往日情誼,但是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作為一位軍中主將,他必須首先對自己軍人和主將的身份負責。因此在隨後與曹仁合兵一處之後,徐晃又毅然決然地對關羽的營寨發動猛攻!
    
    我們不能責怪徐晃無情。真正無情的是戰爭。即使來迎擊雲長的不是徐晃而是與雲長最為交厚的張遼,結局也是一樣。甚至如果將關羽和徐晃的位置對調一下,相信關羽也會做出完全相同的選擇。
    
    忽然想起美國電影<<北非諜影>>(Casablanca)中男主人公的一句台詞:在這個瘋狂的世界裏,幾個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又算得了什麽?
    
    中國也有句類似的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唯一令我可發一歎的是,雲長福薄,未能為徐晃、曹仁這等名將所擒斬,卻於困頓之中失手於東吳一幹肖小鼠輩!不知徐晃、張遼得知關公遇難的消息,內心是何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