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汗血寶馬:曾引起西漢與當時西域大宛國兩次戰爭》,來源於燕趙晚報。

 神秘的寶馬

  汗血馬的原產地在土庫曼斯坦。《史記》中記載,張騫出西域,歸來說:“西域多善馬,馬汗血。”故在中國,兩千年來這種馬一直被神秘地稱為:“汗血寶馬”。《漢書》記載,大宛國貳師城附近有一座高山,山上生有野馬,奔躍如飛,無法捕捉。大宛國人春天晚上把五色母馬放在山下。野馬與母馬交配了,生下來就是汗血寶馬,肩上出汗時殷紅如血,脅如插翅, 日行千裏。

  這種馬中文學名阿哈爾捷金馬,拉丁學名Akhal-teke horses。汗血寶馬通常體高1.5米左右,體形飽滿優美、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靈優雅、體形纖細優美,再襯以彎曲高昂的頸部,勾畫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線。

  在古代文學著作中,汗血寶馬能夠“日行千裏,夜行八百”。

  當今世界上有3種純種馬:汗血馬、阿拉伯馬和英國馬。其中汗血馬是最純的馬種,阿拉伯馬和英國馬都有汗血馬的血統和基因。

  資料記載,被稱為“汗血寶馬”的阿哈爾捷金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馴養曆史,是人工飼養曆史最長的一個馬種,其祖先是生長在偏僻的沙漠戈壁地帶的野馬。

  汗血馬從古至今繁衍生息,從未斷過血脈,在土庫曼斯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都有阿哈爾捷金馬。

  馬的形象繪製在國徽和錢幣上

  土庫曼斯坦奉汗血馬為國寶,並將其形象繪製在國徽和貨幣上。

  一般來說,馬的極速是每天150公裏左右,最多也不過200多公裏。汗血寶馬的最快速度記錄為,84天跑完4300公裏。經測算,汗血寶馬在平地上跑1000米僅需要1分07秒。

  汗血寶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攝氏度的高溫下,一天也隻需飲一次水,因此特別適合長途跋涉。在1998年一場賽程為3200公裏、賽期60天的比賽中,54匹參賽汗血馬都堅持到了終點。

  世界上最大的阿哈爾捷金種馬場位於土庫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西南郊,始建於1922年,前身為裏海養馬廄,1992年改名為尼亞佐夫總統種馬場。阿哈爾捷金馬常見的毛色有淡金、棗紅、銀白及黑色等。

  汗血現象眾說不一

  汗血現象清朝人德效騫在《班固所修前漢書》中將“汗血”解釋為“馬病所致”。他認為,有一種寄生蟲特別喜歡寄生於馬的臀部和背部,它能鑽入馬皮內,因而馬皮在兩個小時之內就會出現往外滲血的小包。德效騫的這種觀點得到部分外國專家的認同。但現代科學對這種寄生蟲還一無所知。

  另外有學者認為,汗血寶馬在奔跑時體溫上升,使得少量紅色血漿從毛孔中滲出,出現“汗血”現象。反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如果“汗血”真是血漿流出所致,那每一次“日行千裏”或“夜行八百”就要讓一匹寶馬血流盡而死。

  土庫曼斯坦的養馬專家稱,汗血寶馬的皮膚較薄,奔跑時,血液在血管中流動容易被看到。另外,馬的肩部和頸部汗腺發達,馬出汗時往往先潮後濕,對於棗紅色或栗色毛的馬,出汗後局部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豔,給人以“流血”的錯覺。

  國家禮物

  全世界汗血馬的總量非常稀少:一共隻有3100匹左右,其中2000來匹現存土庫曼斯坦,並當做國寶贈送他國。

  阿哈爾捷金馬曆史上都作為宮廷用馬。成吉思汗等許多帝王都曾以這種馬為坐騎。

  阿哈爾捷金馬曾多次作為國禮贈給外國領導人。土庫曼斯坦也致力於向國際市場介紹阿哈爾捷金馬。

  2002年4月底,俄羅斯總統普京到土庫曼斯坦參加裏海沿岸五國領導人峰會。尼亞佐夫為表示對貴賓的崇高敬意,特地拿出自己“總統馬廄”中的24匹阿哈爾捷金馬,供普京任選一匹。挑馬過程中,一匹毛色淺黃、名叫“忠誠”的3歲馬駒,因多看了普京幾眼,而被俄羅斯總統選中。英國女王也曾接受過這樣貴重的禮物。

  現在我國共有5匹汗血馬,其中兩匹就是土庫曼斯坦前總統尼亞佐夫分別贈予胡錦濤和江澤民的國禮。

  據稱土庫曼斯坦有兩樣聞名世界的東西:一是土庫曼地毯,外國人離開土庫曼斯坦時都會帶上一塊土庫曼斯坦的地毯;另一個就是“汗血寶馬”阿哈爾捷金馬。

  2000年,江澤民首次訪問土庫曼斯坦時發表書麵講話說:“許多世紀以前,我們的先輩通過古老的絲綢之路把中國盛產的茶葉、絲綢和瓷器運到土庫曼斯坦,買回了馳名天下的‘天馬’,留下了千古傳頌的佳話。”

  聽到江澤民主席在講述中土兩國人民的友誼中提及“天馬”,尼亞佐夫總統很感動,為表達土庫曼斯坦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他決定將一匹汗血寶馬作為國禮送給江澤民。隨後,這匹汗血寶馬搭乘中國種畜進出口公司的包機抵達中國。

  因汗血寶馬引起的戰爭

  因汗血馬非常名貴和稀有,自古以來為掠奪此種馬曾經曆過無數次戰爭。

  漢初白登之戰時,漢高祖劉邦率30萬大軍被匈奴騎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騎兵給漢高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而當時,汗血寶馬正是匈奴騎兵的重要坐騎。

  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2年)秋,有個名叫“暴利長”的敦煌囚徒,在當地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得到此馬後,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並作歌詠之, 歌曰:“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騁容與兮跇萬裏,今安匹兮龍為友。”

  僅有一匹千裏馬不能改變國內馬的品質,為奪取大量“汗血馬”,中國西漢政權與當時西域的大宛國發生過兩次血腥戰爭。最初,漢武帝派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純金製作的馬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的種馬。來到大宛國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後,大宛國王也許是愛馬心切,也許是從軍事方麵考慮(因為在西域用兵以騎兵為主,而良馬是騎兵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肯以大宛馬換漢朝的金馬。漢使歸國途中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漢武帝大怒,遂作出武力奪取汗血寶馬的決定。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李廣利率領騎兵數萬人,行軍4000餘公裏,到達大宛邊境城市鬱城。但初戰不利,未能攻下大宛國,隻好退回敦煌。回來時人馬隻剩下十分之一二。

  3年後,漢武帝再次命李廣利率軍遠征,帶兵6萬人,馬3萬匹,牛10萬頭,還帶了兩名相馬專家前去大宛國。此時大宛國發生政變,與漢軍議和,允許漢軍自行選馬,並約定以後每年大宛向漢朝選送兩匹良馬。漢軍選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馬3000匹。經過長途跋涉,到達玉門關時僅餘汗血馬1000多匹。汗血馬體形好、善解人意、速度快、耐力好,適於長途行軍,非常適合用作軍馬。引進了“汗血馬”的漢朝騎兵,果然戰鬥力大增。甚至還發生了這樣的故事:漢軍與外軍作戰中,一支部隊全部由汗血馬上陣。敵方人數眾多,但也不得不對中國軍隊刮目相看。久經訓養的汗血馬,認為這是表演的舞台,作起舞步表演。敵方用的是矮小的蒙古馬,見汗血馬高大、纖細、勃發,以為是一種奇特的動物,不戰自退。

  在中國消失的汗血馬

  汗血馬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曾興盛上千年,但是為什麽後來消失無蹤?從史料看,當時, 引進的汗血馬數量相當大,雌雄比例也比較適中,進行繁殖是可行的。但是由於中國的地方馬種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任何引入馬種,都走了以下的模式:引種——雜交——改良——回交——消失。

  在這一過程中,“汗血馬”因自身的缺點而造成後人的棄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汗血馬雖然速度較快,但是它體形纖細,相對說起來負重能力不強。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士兵騎馬作戰,身披甲胄,手提兵器,總重相當大,更願意選擇粗壯的馬匹。同時,古代作戰用的馬匹多數被閹割,使一些優秀的戰馬失去了繁殖後代的能力。而且,由於馬具的原因,汗血馬不能駕轅,而粗壯的蒙古馬則無此劣勢。最後,幾乎所有從中亞、西亞引入的汗血寶馬都歸於消亡。

  汗血寶馬“回歸”

  2002年7月,一匹8歲黑色雄性“汗血寶馬”——阿赫達什(寶石之意),從它的故鄉中亞土庫曼斯坦,由空中穿越古絲綢之路,來到中國。這匹馬是土庫曼斯坦總統作為中土和平友好的象征贈送給我國領導人的。說起“寶石”的血統,可真是不一般:它的祖先曾是蘇軍著名元帥朱可夫的坐騎。朱可夫騎著它在烏克蘭打敗德軍名帥曼施坦因,騎著它參加過解放柏林的入城式。“寶石”的係譜表明,它的先輩都曾被收錄在名馬檔案,“寶石”爺爺的爺爺曾獲得20世紀60年代奧運會馬術比賽盛裝舞步的冠軍。

  顯赫的出身注定了“寶石”的不平凡,1996年“寶石”剛兩歲時,在平地上1000米的奔跑紀錄就達到了1分12秒4。正是極快的奔跑速度和良好的耐力,使得汗血寶馬成為世界級名馬,當今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純血馬體內就有它的基因。國際市場上,汗血寶馬的售價十分昂貴,通常每匹幾十萬美元,有的身價甚至高達1千萬美元。

  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卡瑟莫夫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土庫曼人將馬視作親人對待,並隻送給最好的朋友”。他表示,送給中國的這匹馬將成為“土中兩國和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汗血馬”這種活在史書上的傳奇之馬,在消失了2000年後,“奇跡”般地出現在中國公眾麵前。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