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黃金十年"還是有不少成就的
別的我不曉得,除了外灘的高樓、南京路的高樓基本上都是那個時候開始興建的以外,上海東北角的江灣五角場(因為五條馬路交匯):也是那個時候興建的。相對應於改革開放後上海的浦東新區。
1934年建造了上海(至少上世紀)最大的體育場(江灣體育場), 可容納4萬觀眾。
周邊的路名分別以"國"、"政"開頭。 我稍微查了一下,五角場周邊至今有這些路名:
- 國定路、國和路、國權路、國祥路、國年路、國福路、國順路
- 政立路、政民路、政學路、政通路、政肅路、政修路
當然這隻是剛剛起步,在現在看來這些成就微不足道。單從路名上看,民國政府還是有建立自己國家、建立自己政體的美好願望。
如果後來沒有戰爭,平平安安地建設50年,也會很了不起。 當然那個時候,中國到處是列強占領的地盤,大環境要比1978年改革開放時差太多。
今天的五角場(五條馬路交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