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左傳,曹劌論戰
三國演義說關公夜讀春秋,好多次都這麽說,好像關公隻讀這一本書。日暮鄉關向關公學習,大周末晚上了,夜讀左傳。說的是曹劌,春秋晚期魯國大夫。
魯國雖然有孔子這樣的大拿,卻不用他老先生,老先生周遊列國13年,鬱鬱不得誌,晚年修訂《詩》《書》《禮》《樂》《義》《春秋》六書,加上愛說話和教育人,賢人72和弟子三千整理他的言行思想記錄成為《論語》。老夫子成為聖人、萬世師表。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魯莊公10年(公元前684年),齊國攻打魯國(齊魯長勺之戰。齊桓公借口魯莊公曾幫助公子糾奪位,2次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那時候應該還是個老百姓,請求拜見魯莊公。曹劌同鄉的人大多和他說:“那些整天吃肉的當權的人自然會謀劃怎麽去迎敵,您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那些整天吃肉的當權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拜見。曹劌問:“您憑借什麽去迎戰呢?”魯莊公說衣食養生的東西,他都分給身邊的大臣,祭祀的祭品他也給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恩小惠老百姓得不到,小信用不能取信於神靈。魯莊公又說他重視訴訟案件,即使不能明察秋毫,也會盡量做到實事求是。曹劌說:“您這是做到了盡職盡責,可以迎戰了,把我帶上戰場吧。”
打仗的那天,魯莊公和曹劌坐在一輛戰車。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還沒到時候呢!”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才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將下令追擊,曹劌又說:“還沒到時候呢!”說完下了戰車,仔細查看齊軍車輪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戰後魯莊公問為什麽魯軍勝利了。曹劌說:“打仗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還不進軍士氣就耗盡了。齊軍鬥誌全無而我軍士氣高昂,所以戰勝了他們。齊國這樣的大國,情形難以推測,怕他們詐敗留有伏兵。後來看到他們的車輪痕跡很亂,又遠望他們軍旗都倒的亂七八糟,這是真的敗了,才下令追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