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若攻李,粟必攻蔣....

來源: 小寧波♂ 2019-11-12 11:46: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813 bytes)
作者:帥克品讀曆史名人 

1946年上半年,國共一直在進行和談。但和中有打,打中有和,被人們稱之為戰和交織的歲月。粟裕和他領導的華中野戰軍在這種大形勢下,又是怎樣做的呢?

戰和交織的歲月,粟裕要求官兵們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把戰爭這根弦繃得緊而又緊。

1946年上半年,國共和談這段時間,有的人被所謂的“和平民主新階段”、“成立聯合政府”等所蒙蔽和誘惑。甚至認為“軍隊要國家化,槍杆子要收起來,靠筆杆子解決問題”。

粟裕始終保持著清醒的政治頭腦,他深刻地指出:蔣介石對我們“十年圍剿”、“八年摩擦”,他會千方百計地要削弱和消滅共產黨的,不可能讓共產黨存在下去的。因此,粟裕的觀點是:蔣介石“一定要跟我們打內戰的。隻有把他徹底消滅掉,才有真正的和平與安寧”,“這場內戰可能一直打下去,直到打出一個新中國”。

基於這些認識,粟裕反複教育和提醒官兵:蘇中地處前哨,要始終繃緊戰爭這根弦,要始終強化戰爭意識,“和得成與和不成,是中央考慮的問題,打得好與打不好,我們責任在身。作為軍人,必須立足於打,丟掉幻想,準備打仗”。

粟裕擺出“蔣若攻李,粟必攻蔣”的戰略態勢,盤馬彎弓隻待開打

 

戰和交織的歲月,粟裕要求官兵們適應戰爭規律轉變,把打正規戰、運動戰的思想牢固樹立起來

粟裕善於研究探索戰爭規律問題。他深知,即將到來的國共內戰,與抗日戰爭時期不同。抗日戰爭基本上以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為主。國共內戰勢必由遊擊戰轉入到正規戰,轉入到運動戰,轉入到大兵團作戰。

好在華中主力部隊,經過天目山三次反頑戰役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在全軍“率先實現了由分散遊擊戰向大兵團運動戰的戰略轉變”。粟裕要求官兵們加強學習大兵團作戰的戰略戰術和天目山戰役的經驗,自覺適應戰爭規律轉變,自覺適應由遊擊兵團向正規軍、由遊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

通過不斷的深入學習和交流,華中野戰軍的官兵們對大兵團作戰的戰略戰術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特別是“對粟裕打運動戰、殲滅戰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領會和把握”。

粟裕擺出“蔣若攻李,粟必攻蔣”的戰略態勢,盤馬彎弓隻待開打

 

戰和交織的歲月,粟裕要求官兵們始終抓緊戰爭準備,“把刀磨得比敵人的更光亮”

在武器裝備上,華中野戰軍主力部隊通過天目山戰役中的大量繳獲,“不僅使新四軍各個班、排普遍加強了近戰火力,有的還配備了火焰噴射器,各團、營都增建了配有重型武器的機炮連”。這些都為將來的戰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部隊兵員和力量結構上,“將第八縱隊擴充為第一師,第六縱隊擴充為第六師,每個師由下轄5個團擴充為2個旅6個團;充實了第七縱隊、第九縱隊;又將第五軍分區等部隊和一部分起義部隊改編為第十縱隊”。為了適應大兵團運動戰和連續作戰要求,對戰鬥連隊進行了充實:“每個步兵連一百五六十人,每個團2000到3000人。華中野戰軍由4個縱隊4萬餘人發展到2個師、3個縱隊共6萬餘人”。

粟裕還要求在部隊中廣泛開展“百日練兵運動”,提出的口號是:“敵人磨刀我磨刀,我比敵人磨得更光亮!”

粟裕擺出“蔣若攻李,粟必攻蔣”的戰略態勢,盤馬彎弓隻待開打

 

戰和交織的歲月,粟裕擺出“蔣不攻李,粟不攻蔣,蔣若攻李,粟必攻蔣”的戰略態勢,盤馬彎弓隻待開打

5月5日,蔣介石在南京舉行返都儀式。同時加緊內戰準備,策劃首先在中原、蘇北發起進攻。

也是在同一日,為爭取戰略主動,粟裕上報中央:“我們為確保沿江財源區域,並擴大政治影響,震撼京滬,因此我們已集中六、七、八縱隊於蘇中地區,並擬於五師戰鬥大爆發時,不待蘇中頑軍之動作,而先行發動攻勢”。

中央複電:“如果國軍進攻五師,全國內戰再爆發,你們先下手的計劃是可行的”。

粟裕命令部隊加緊戰前一切準備,厲兵秣馬,嚴陣以待,造成了“蔣不攻李(先念),粟不攻蔣,蔣若攻李,粟必攻蔣”的有利戰略態勢。

6月26日,蔣介石對李先念的五師開始動手,中原突圍爆發,解放戰爭開打。

7月13日,粟裕在蘇中對蔣軍主動發起進攻,一打就是七仗,並且是七戰七捷。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