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星條旗跌落:少有人知的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一度被攻破首都

來源: 千裏 2019-10-07 12:34: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110 bytes)
當星條旗跌落:少有人知的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一度被攻破首都


 

1814年8月24日,華盛頓晴,氣溫沒有那麽高,一切都是那麽怡人。大英帝國皇家工程師在隊長布蘭沙德(Blanshard)的帶領下,正在匆匆趕路,布蘭沙德正在咒罵著這該死的土地,因為前一天的下雨,道路顯得特別濕滑,馬跑不快。

 

“我的老天爺,怎麽跑的這麽慢!”

 

“長官,別著急啊,那房子又不會跑掉,哈哈哈哈!”旁邊一個兵卒笑道。

 

也許確實是他們走的有點慢,當他們趕到時,美國國會大廈周圍已經沒有什麽人了,隻有一杆孤零零的星條旗還在有氣無力的飄著。

 

 

 

被毀後的美國國會大廈(1814年,喬治·芒格)

 

布蘭沙德一把抓下帽子,擦了擦汗,獰笑道,“小夥子們,準備好了麽?”

 

一、燃燒中的星條旗

 

很快,布蘭沙德他們就把國會大廈裏麵值錢的金銀器皿搶掠一空,人人都塞滿了腰包。

 

“現在讓我們給楊基佬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吧”,布蘭沙德隊長插著腰站在這座氣派的建築前,不久前,這裏還是美國精英們共商國是的地方。

 

“現在你們該為多佛港的行為付出代價了”,布蘭沙德心中想到。

 

原來在1814年5月美國軍隊在對多佛港的襲擊中,縱兵搶掠了多佛港,時任加拿大總督喬治·普雷沃怒不可遏,向科伯恩將軍下令道:“由於美國軍隊在伊利湖北岸肆意破壞私人財產的行為已經不光彩,如果你繼續與美國戰鬥,可以判斷對其實施報複行為是否可行,阻止敵人重複類似的暴行。”科伯恩將軍敏銳的抓住了美國在華盛頓兵力不足的情況,奇兵突進,一舉擊潰了美軍的防禦。

 

 

 

少將喬治·科伯恩(背景右側為起火的美財政部)

 

“小子們,點火!”

 

布蘭沙德的士兵先放火燒了南翼的建築,火焰燒得如此之快,以至於英國人無法收集足夠的木材來完全燒掉主體建築。

 

接著,布蘭沙德命令他的士兵準備炸藥和搜集家具,以及國會圖書館裏的圖書,3000冊的圖書被用作點燃物堆積在地麵上。

 

這次,終於燒著了。

 

熊熊的烈火下,星條旗因為空氣對流而劇烈的抖動著,仿佛在懼怕這恐怖的烈火,但是一切都是徒勞的,布蘭沙德的士兵們,不知從哪裏搞來了烈酒,正在大吃大喝著,唱著不知從哪裏學來的小調。遠處,華盛頓城區也開始燃燒起來,那是科伯恩將軍其他的縱火隊在行動。

 

 

 

1814年8月24日大火之後的總統官邸

 

二、英美為何而戰

 

1812年6月1日,時任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正在國會激昂的發言,他可想不到,他即將成為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丟掉首都的總統。

 

他提出了以下三點對英開戰的原因:

 

1.英國不遵守美國獨立戰爭後雙方1783年達成的巴黎條約:拒絕移交西部地區軍事要塞,並且武裝印地安人,威脅美國的西部邊陲。

 

2.皇家海軍攔截美國商船追捕逃兵,強征美國海員入伍——這些人雖然出生於英國,但已歸化為美國公民。

 

3.英法之間的拿破侖戰爭導致的貿易禁運,使上百艘美國商船被皇家海軍扣押,美國的中立國地位未被尊重。

 

 

 

英軍強行征召美國水手

 

其中強征美國水手和封鎖港口是美國對英宣戰的導火索,也是激起美國民族感情的重點,但是在美國精英政治家眼裏,這一切不過是為了美國的擴張,經曆過多年的發展,美利堅第一次露出了他的獠牙。

 

1812年6月,國務卿詹姆斯·門羅說:“可能有必要入侵加拿大,不是作為戰爭的對象,而是作為獲得它的手段。” 演講者亨利克萊重複同樣的論點。 “加拿大是美國人唯一可以輕易攻擊的英國財產,而捕獲它將獲得一個討價還價的籌碼。”

 

 

 

1812年美加地圖(局部)

 

三、戰爭,戰爭從未改變

 

1812年6月1日,後世兒童節的那天,美國國會對英宣戰。吊詭的是,英國為了避免對美戰爭而解除貿易禁運的消息在開戰後傳到了美國,而激昂的民眾忽視了這條消息,等待奪取功勳的將軍假裝沒有看到,想要奪取更多政治資本的政治家更是直接略過,甚至連小兵也想要發一筆小財而將英國人的善意看做軟弱的標誌。

 

英美戰爭在三條戰線上展開——

 

1.在五大湖和加拿大邊境

 

2.在大西洋與美國東海岸

 

3.南部各州和西南部地區

 

其中最為激烈的戰役發生在海上和美國東海岸。

 

1812年的大英帝國,雖然正在歐陸與拿破侖陛下進行一場龐大的戰爭,但是對於美國來說,英國也還是一個勁敵,1812年,英國皇家海軍是世界上最大的,擁有超過600艘巡洋艦和一些小型船隻。其中大部分用來封鎖法國海軍並保護英國的貿易,但皇家海軍在美國水域仍有85艘船隻,來控製所有北美和加勒比海域。而這時的美國海軍隻有8艘護衛艦,14艘較小的單桅帆船和雙桅船。

 

 

 

憲法號單船作戰

 

英勇的美國海軍采取單船行動,利用美軍艦艇航速優勢,在海上與英軍打遊擊,尤其是憲法號與總統號在一次次行動中打出了美利堅的氣勢。

 

雖然單船戰鬥的成功提升了美國的士氣。但是這些勝利對海上戰爭沒有實際的軍事影響。因為它們沒有改變海軍力量的平衡,也沒有阻礙英國的供應和增援,隻是提高了英國在這一期間的航運保險費。在戰爭期間,美國海軍捕獲了165名英國商人,而皇家海軍捕獲了1400名美國商人。更重要的是,英國對美國沿岸的封鎖導致大多數美國戰艦無法出海。

 

 

 

美軍與皇家海軍作戰

 

海上戰爭的失利,使得美國東海岸向英國敞開了大門,萬裏海疆,但是沒有一點海防。英軍迅速抓住了這一戰略優勢,對美國實行登陸奇襲,其中最著名的戰果就是1814年的華盛頓奇襲,這是美國首都唯一一次淪陷。

 

 

 

華盛頓大火

 

四、“星條旗仍然飄揚在自由的國土,勇士的家鄉上”

 

在大西洋沿岸的戰鬥中,盡管華盛頓戰役取得了極大的戰果,但是最為激烈的戰役卻不是華盛頓戰役,因為在那場戰役中美國軍隊一觸即潰,科伯恩將軍稱這場戰鬥“仿佛郊遊一般”,在巴爾的摩,英軍才真正體會到了美國人的決心。

 

1814年9月12日,英軍在布魯克將軍指揮下,準備了一支由5000人組成的部隊,向巴爾的摩進軍,並首次在北角戰役中遭遇重重阻力,該地距離巴爾的摩約5英裏。北角戰役是由馬裏蘭民兵的軍官塞繆爾·史密斯少將全麵指揮。他率領了大約3000名士兵阻擊英國人。史密斯將軍試圖拖延英國入侵部隊,以延遲英國的進攻,使得總指揮官斯特裏克將軍完成巴爾的摩的防禦。

 

 

 

巴爾的摩當時的地圖

 

英軍經過一番激戰後,在北角擊敗了美軍,但是絕大多數美軍都撤回了巴爾的摩,準備接下來的防禦。美國軍隊由100門大炮和1萬多名正規部隊組成,其中包括由斯特裏克和溫德將軍率領的幾千名當地民兵組成的民兵團。英國軍隊沒有預料到美軍的防守如此堅挺,所以第一次進攻是失敗的,之後布魯克將軍的部隊設法包抄並突破了美軍的右翼陣地。但是大量傷亡使得布魯克決定應該使用海軍先摧毀美軍在城外的麥克亨利堡,而不是冒險進行正麵攻擊。

 

 

 

英軍戰艦的轟擊

 

襲擊始於9月13日,皇家海軍準備了19艘戰艦在巴爾的摩海域一線排開,對麥克亨利堡進行了長達27小時的轟炸,無數的炮彈轟擊著堡壘,飄揚著的美國國旗也被擊傷。

 

但是,9月14日的下午,英國人驚奇的看到了一麵30英尺×42英尺(9.1米×12.8米)的超大型美國國旗,被旗手皮克和她13歲的女兒升起,取代了之前在戰鬥中受損嚴重的國旗。

 

 

 

那麵超大星條旗

 

布魯克將軍,終於意識到以他的兵力是不可能突破美軍的防守了,與此同時,其他地方的美軍正在向巴爾的摩匯聚,9月14日,布魯克將軍命令他的部隊回到艦艇上,撤離了巴爾的摩。

 

就在英軍灰溜溜撤離的當晚,一位美國人,弗朗西斯·斯科特·基(Francis
Scott
Key),他目睹了英軍對麥克亨利堡的進攻和美軍的英勇抵抗,當他透過炮火的硝煙,看到一麵美國國旗仍然在城堡上迎風飄揚;他被這景象深深感動,隨手從口袋中拿出一封信,在背麵寫下了幾行詩。第二天,弗朗西斯把詩稿送給法官約瑟夫·霍普·尼科爾遜,得到大力讚賞,並建議用一首當時非常流行的約翰·斯塔福德·史密斯作曲的《致天堂裏的阿那克裏翁》的調子,同時取歌名為《星條旗》(The
Star Spangled Banner)。美國國歌由此誕生。

 

五、戰爭的結果——捕魚?

 

在1814年8月,雙方在中立城市根特開始了和平討論。雙方都開始謹慎談判。英國外交官首先陳述了他們的要求,要求在美國西北地區(從俄亥俄州到威斯康星州)建立一個印第安國家。英國將讚助這個印第安國家。以求建立一個阻止美國擴張的緩衝國。同時,英國要求皇家海軍控製五大湖並進入密西西比河。

 

 

 

根特條約的簽訂現場

 

當消息傳到美國國內,美國公眾輿論感到憤怒,各黨派都願意繼續戰鬥。惠靈頓將軍則強調,戰爭是平局,和平談判不應該提出領土要求:

 

“從戰爭狀態來看,我認為你沒有權利要求從美國獲得任何領土讓步......盡管你獲得了軍事上的成功並且現在無疑具有軍事優勢,但你還是無法長期占有敵人的領土。你不能在平等協商中要求領土。”

 

1814年12月24日,外交官們終於完成了談判,並簽署了根特條約。英國於12月27日批準了該條約,戰爭結束了。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戰前邊界將被恢複,美國人什麽領土都沒有得到,除了聖勞倫斯灣的捕魚權。

 

文史君說:

 

1812年的英美戰爭,又被稱為第二次獨立戰爭。羽翼未豐的美國第一次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但是隨即就被歐陸戰場上與拿破侖陛下打的有來有回的英軍打了回去,甚至很多人認為,如果不是歐陸戰場牽扯了英帝國的精力,這次戰爭過後,美國將不複存在。這場戰爭最大的意義在於,美國人認識到了自己與歐陸老牌列強的差距,開始專心發展自身,之後的一個世紀,美國都奉行孤立政策,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很低,直到二十世紀初,美國才再次露出了他的獠牙。在經曆一戰,二戰的洗禮後,最終奠定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赫赫聲威。

 

參考文獻:

 

Rauch, Steven J, The Campaign of 1812,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Press, 2013.

 

Hickey, Donald R. Don't Give Up the Ship!: Myths of the War of 1812, Robin Brass Studio Press, 2008.

 

Hickey, Donald R, 1812: The Old History and the New, Harper Collins Press, 2009.

所有跟帖: 

有點曆史知識的人都知道,美加戰爭 -- 給 吾 發送悄悄話 吾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4:08:37

人家就是急需點擊,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 -FarewellDonkey18- 給 FarewellDonkey18 發送悄悄話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4:09:42

是美英戰爭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314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4:43:34

這是一場美國基本輸了底褲的戰爭。嗯,怎麽能說是戰平呢? -Who_Who- 給 Who_Who 發送悄悄話 Who_Wh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5:26:51

嗯,加拿大獨立了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110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5:50:28

介個扯的不靠譜了,嗯,大家拿那事是內戰後的原因。 -Who_Who- 給 Who_Who 發送悄悄話 Who_Wh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5:57:50

戰爭的最重要結果是使英屬北美地於1867年聯合為加拿大聯邦。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1761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6:11:00

後人胡扯的說法。嗯,林肯內戰時,英國也考慮出兵。 -Who_Who- 給 Who_Who 發送悄悄話 Who_Wh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6:53:37

英美之間愛恨情深,嗯,現今嘴大,想怎麽說就怎麽說,隻能忍著,本子更甚。 -Who_Who- 給 Who_Who 發送悄悄話 Who_Wh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7:19:21

美國趁著英法開戰趁火打劫想獨吞加拿大,結果把自己的門牙磕掉了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給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發送悄悄話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9:59:40

賭徒式的,趁火打劫的戰爭,嗯,也可以說感恩吧。 -Who_Who- 給 Who_Who 發送悄悄話 Who_Wh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5:31:30

當時通訊不發達,嗬嗬,結局也是非常戲劇性。 -Who_Who- 給 Who_Who 發送悄悄話 Who_Wh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5:42:47

美國國歌那段不太準確。 -Soltek- 給 Soltek 發送悄悄話 (364 bytes) () 10/07/2019 postreply 18:13:26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