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評價曆史人物常見的誤區

評價曆史人物常見的誤區

1、要正確處理曆史人物與人民群眾的關係

要明確以下四點:首先人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其次是“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再次要分析曆史人物的曆史作用同當時人民群眾的生產鬥爭、階級鬥爭之間的聯係;最後,還要確定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願。

2、要正確處理階級分析與個人出身的關係

不能僅依據個人出身來確定曆史人物的階級屬性,因為單獨的個人並不是以他所屬的階級為轉移(中國近現代許多革命家的經曆即為證明)。也不能以貼階級標簽的方式代替階級分析。如對剝削階級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統統加以否定就是一種典型的“貼標簽”。

3、要正確處理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之間的關係

既要注意主觀動機,又要看客觀後果,尤其應把客觀後果放到評判的首位。這樣處理二者的關係是曆史的複雜性所要求的,動機和效果有時是一致的,有時又是有矛盾的,“好”的動機有可能帶來“壞”的後果;“壞”的動機在特定條件下有可能帶來“好”得結果。如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其動機和效果就背道而馳,需用此觀點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4、要正確處理道德評價和曆史評價的關係

不能用一些過時的或抽象的道德標準來評價曆史人物,也不能用現在的道德觀去苛求古人。主要應著眼於他的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說成是“漢賊”,就是從封建正統的道德觀出發,用道德評價取代曆史評價,是錯誤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