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俄羅斯的份額還不足3%。
發表:2011年12月25日
俄羅斯經濟學院副院長、巨著《百年俄羅斯經濟發展》一書的作者瓦西裏?西姆切拉在書中列舉了如下事實。在戈爾巴喬夫改革之前,蘇聯經濟的年增長率為4-5%。而在戈氏改革的1986-1990年期間,GDP的增幅驟降至2.4%。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在如此低迷的增長率之下生存的。如果維持這一增長速度,20年後的今天,GDP絕對不是現在的1.6萬億美元,而是4.3萬億,工人的平均月薪也會達到近2000美元。在80年代,我國的生產部門擁有充足的國家投資、技術發達。20年之後,如果按2%的年增長率計算,俄羅斯的人均GDP也將達到2-2.2萬美元,與日本相當,而不是像目前一樣,隻能幻想趕上葡萄牙。
當年,蘇聯的經濟體係無疑亟需結構性調整,在農業、輕工業、貿易領域引入市場機製。而在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方麵,也有值得改進的餘地。隻是不應當摧毀經濟和政治體製,而是實施現代化改革,引入尚未利用的資源,如此一來,年經濟增長達到8-10%是極有可能的。但我們沒有這樣做。按美國中情局分析人員的統計,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經濟占全球GDP的比重為15-16%,而如今,俄羅斯的份額還不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