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哈佛醫學院實習:他們清苦,自律,比我們更努力(zt)

來源: 黑色的公爵 2020-11-29 06:13: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0075 bytes)

我在哈佛醫學院實習:他們清苦,自律,比我們更努力
京華醫學  11/9
我在學校的支持下,參加了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醫學生交換實習項目。在波士頓短暫的兩個月裏,既經曆了神經外科這樣每周100小時高強度的嚴酷訓練,也親身參與了波士頓馬拉鬆爆炸案這樣全民動員的危機事件,還和美國同行、協和校友、台灣的交換生們建立起合作與友誼。兩個月的生活,滿滿當當,連周末都沒有空下,但給我帶來無數美好回憶。

點滴感悟

分享一些在Harvard Medical School“最有感觸”的時刻

最意料之中——我們的時鍾和正常人不同!We are on a different cycle!

由於我在去年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神經外科做過見習醫師,對美國外科醫師工作時間已經有相當的了解,所以剛開始到來的時候,對於每周100小時以上的工作,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在美國,神經外科是外科領域最吸引人的專科,工作的技術性強,挑戰最高,成就感大,收入也遠高於其他專科,所以每年錄取住院醫師的時候都是百裏挑一,這些人的能力與特點各不相同,但是一個最基本的共同點就是願意承擔長時間高強度的日常工作。

去年在UCSD的時候,我們醫學生基本上每天3:30AM起床,吃過早飯之後3:45AM出門(搭當地醫學生的順風車),4:00AM之前到達醫院,開始Pre-Round,4:30AM早查房之前準備好全病房病人的信息,包括夜間的生命體征,意識狀況,入出量和引流,靜脈注射的液體和藥物,以及基本的電解質情況(多數都是神外ICU護士記錄好的,不用自己量,隻需要填在早查房表上,查房的時候用英文報出來就可以了)。在波士頓沒有能開順風車搭我的同學,所以必須得搭早晨四點多第一班公交,這樣等到MGH的時候住院醫都快寫完病曆了。因為早晨出門早,所以傍晚回家就隻能趕緊休息了(剛去的時候加上時差,有兩次連晚餐都沒吃,外套也沒脫就累得睡著了,真是深刻的體驗!),工作日一般都會在10點之前準時休息,保證第二天工作的精神狀態,外科住院醫的生活就是這樣,清苦而自律。



清晨4點在路上的,十有七八都是醫生,剩下的就是醫學生,即便這樣的下雪天也不例外,走在路上能認識很多MGH的同事。

在醫院裏,上級醫師們經常會和我們講“If you are in the lowest rank of the team, you should be the first to know everything happened.”意思就是作為小大夫,在團隊中必須勤快,態度端正,如果你對病人發生的狀況自己不了解,而等著上級醫師告訴的話,就會難堪一些。當然也有很多同學有誌於做其他的相關領域,例如神外的麻醉,他們如果輪轉神外的話,第一天可以和神經外科的教育處主任協商,不一定需要參加早查房,省下的時間老師可能會安排做一些文獻閱讀、文獻匯報這樣的工作,或者對神經電生理監測的要求會高一些。總之一切合理的要求都可以協商,學校鼓勵不同人在自己感興趣的不同方向上做到最好,這樣能讓更多畢業生成就一番事業,而不是所有人都走一樣的路,隻有少數人受到較多的關注,得到獎勵,實際浪費了許多人力和人才。

對我而言,最喜歡的方向是神經外科,自然沒什麽好挑剔的,基本上和住院醫師保持相同的時間,所以每天搭波士頓早晨的第一班公交車(我出門的時候地鐵還沒發第一班車,必須搭汽車),再轉兩次地鐵,才能趕在最早到達醫院。這早晨4點多的第一班車上,絕大多數人都是醫院的外科大夫或者實習醫生,到了麻省總院之後幾乎都會下車,而且很多醫生路上直接穿著刷手服,所以公車上一片淺藍,這趟車也被人稱為Boston Medical Train,上麵可以認識各個科室的醫生和實習生,聊起天來也很有意思。

醫生可以說是美國社會中“勤奮”,“博學”,“有社會責任感”等等這些美好詞匯的代言人,而但是看一眼美國青年醫師所付出的時間,就知道這樣的尊敬來之不易。每次早查房時病人們感歎醫生來得好早時,我們常笑笑說“We are on a different cycle!”



外科醫生加班加點工作時家常便飯,但是麻省總院將給醫生的待遇和福利很好,不論何時下手術,病房都有牛奶、酸奶、麵包,來不及吃飯的時候還有腸內營養素——“Ensure”(其實就是國內的安素,非常難喝,但是很有能量和營養)

最沒想到的外科住院醫訓練量遠大於協和

在中國的時候,我們常常會以醫院龐大的患者數量而在外人麵前略顯自豪,於是也形成一些印象,比如說外國醫生看病人不多也很悠閑,但這種印象和北美實際是有很大偏差的,尤其是住院醫培養階段。在麻省總院神經外科實習時,每周輪換一個不同的病區,但是每個病區主管病人的都隻有高低年資搭配2位住院醫師,1位像我這樣沒有經驗的實習大夫,而這樣一個小小的團隊,居然要負責整個病區25-35個住院病人,這還不包括每天5-10個在留觀室的急診病人(當然在神外ICU每個病人都有自己的護士,也會幫很多忙),要參與病區的所有手術,相當於在協和整個病房的工作量,而這些工作在北京大約是7-8位住院醫師加上2-3位實習醫師來完成。

所以雖然協和的病人總數多,但是按照醫生人均管病床的數量來說,麻省總院外科住院醫師的人均工作量是協和的4倍左右。這裏有一部分是成本控製方麵的考慮,因為在哈佛醫生的勞動力極其昂貴,雇傭10個輔助人員也比1個醫生便宜,所以會降低效率的雜活是絕對不會讓醫生來做的,主要由工資相對低的助理來幫助解決(例如醫生寫病曆和手術記錄隻需要說,有專門的打字員幫助打字,或者用昂貴的語音識別係統,但再貴也比醫生便宜)。另外一方麵也有利於住院醫師管理病人經驗的積累,人均參與的手術量也大了許多,雖然辛苦,但成長很快。在國內由於醫師的待遇,以及醫院的輔助團隊達不到美國這樣富足的程度,所以很難苛求醫師付出美國這樣的努力和動力,但管人均病人數量不多,住院醫參與手術量小,外科的人均鍛煉量不足,是我們不願承認的事實。

在麻省總院神外,與國內不同的是,主治醫師不參與早查房,主要由住院醫師負責。兩位住院醫會一起看全病區的25個病人外加5-10個急診留觀,平均下來每個病人用3分鍾時間,有時還需要解答患者自己查《新英格蘭醫學周刊》產生的問題,30個病人加起來就要查將近2小時。這就是為什麽每天早晨5:00AM前就必須開始查房的原因,這樣在7:00AM之前查完病人,一邊吃早餐一邊向主治醫師分別匯報他們自己的病人情況和存在疑問的地方,7:30AM一般都要開始第一台手術。主治醫師在白天會抽時間去看自己的病人,做一些大的決策,而不用所有人在一起查房,這種設置是非常注重效率的。我們在協和的時候,曾有外科主任提到人力資源方麵有極大的浪費,許多年輕人的時間和能力沒有被完全發揮和利用起來,也有許多空餘的時間和設備,本來可以創造更大的臨床、科研價值,說的也是這個道理。而協和依靠的是富集了華北地區的疑難病例,有利於青年醫師經驗積累和成長,所以我們還保留有自己的一些優勢和特色,允許醫師同時有著相對較好的工作周期,雖然比其他行業辛苦,但和美國比比就很幸福了。



每天早晨6:45查完房,天剛蒙蒙亮,波士頓這座城市才剛剛蘇醒,而醫生們已經忙完所有事情準備開始一天的手術了。



查房之後,我們回到辦公室,由住院醫師向主治醫師匯報病人情況,一起做一些決定,旁邊的女士是執業護士,會幫我們落實所有事務性的工作,不需要醫生操心。



白天的手術量很大,有的主治醫師一個人甚至要排6-7台手術,這就需要強有力的住院醫師,協助完成主要的操作,主治醫師在一旁指導和教學。沒有這些經驗豐富,吃苦耐勞的住院醫師,他們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的手術量。



值夜班的晚上是完全不能休息的,不僅要管住病房,還得不斷收急診的專科病人,因為麻省總院是轉診的最後一線,不能夠向外推病人,所以急重症在這裏很多。每天晚上平均收12-15個病人,大多數是急性的腦出血和外傷。

最五味雜陳的體驗,在美國了解協和。



在BWH的神外手術室裏,給我最多觸動的,不是世界顱底外科巨頭Al-Mefty教授,而是旁邊的總住院林寧。

這次因為機緣巧合在手術室裏碰上了華人大夫林寧。他在北京長大,高中到美國讀書,在Duke大學本科畢業後,又考進哈佛大學醫學院,現在已經是哈佛大學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神經外科總住院醫師(Neurosurgery Chief Resident),即將完成曆時7年的神外住院醫師訓練。以前有朋友和我講過在美國神經外科這個高強度,快節奏的領域,華人醫師很少,而林寧醫師一定是裏麵的佼佼者,他的成長是美國夢的典範。

當我告訴他我是來自PUMC的交換生,他馬上開心地說起自己與協和的淵源。原來8年前他在哈佛做醫學生的時候,也來到協和交換,輪轉了神經外科。那期間他總結了協和神外用神經導航輔助進行垂體手術的特點,以及治療Mccune Albright綜合征的經驗,在王任直教授、竇萬臣大夫指導下,寫成文章發表在Journal of Neurosurgery上,是神外在那時候少有的高水平英文文獻,協和神外的老師們至今為止都對這個“孩子”記憶猶新。

後來在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年會上,我又遇到了做匯報的林寧醫師,最後一天晚上我們專門坐下來聊到十一點鍾,說起神外住院醫師的生涯與成長,感慨良多。其實協和有著在美國難以企及的疑難病例總數量,但是我們並沒有像他們那樣珍惜到將每一份標本都拿來仔細研究對比,每個病人都好好做一些隨訪和觀察。對於學生而言,我們在協和輪轉一年,其實英文水平也並不差,但很少潛下心去總結資料,做這樣的工作,也缺乏類似的意識與動力。我們常常把一些協和的客觀條件作為借口,例如工作太忙,工資少,自己更喜歡多看病人,影像和病理資料不好要……等等等等,而一個美國的學生在中國短短一個月時間,利用者和我們同樣的條件與環境,卻就能有這樣的工作,不能不說是我們自己沒有能夠好好利用起來協和這座百年老院的資源,換句話就是我們在吃協和的老本而沒有為她增光。

降臨在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都是為了教會我們一些什麽,隻要我們不停留於淺表,去思考和探究,那麽交流帶給我們的思考與轉變,可能超過學到的知識本身。有時候就像《圍城》裏麵描述的故事那樣,我們都將目光寄於外麵的世界和未得到的東西,憧憬那樣的生活和工作,卻忘記了我們身邊其實也有一點都不遜色甚至更好的人與環境,隻是我們一直都沒有睜開眼睛懂得珍惜,直到出去看過才知道原來輕易擁有的那些東西是多麽寶貴,隻是來得太容易,甚至沒能理解它的分量,這也是我們這些所謂“好學生”的不成熟之處,而看到林寧大夫在協和的工作,我能感到臉上一陣火辣,心中一縷愧疚。

人在協和的時候,我沒能如此深入了解協和這座“寶庫”的意義,並幼稚地認為是客觀條件限製了我們思考和總結知識、做到最好的能力,而在美國從哈佛學生的經曆中了解協和,讓我知道真正限製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是我們的自信與勇氣,在大洋彼岸在更好地了解協和,真是五味雜陳的體驗。和林寧醫師的交往讓我學到很多,他後來也給了我許許多多寶貴的建議,希望我在接下來的神經外科住院醫階段有更多收獲,並和他們保持聯係。

最深的感觸:我們真的……沒有他們努力

當我和導師王任直教授提起林寧大夫,導師讚不絕口,並要我向這位比我高8屆的大師兄好好學習。他的成長,是典型美國神經外科住院醫師的成長軌跡,讀最好的大學,最好的醫學院,在最好的醫院做住院醫師,豐富的臨床研究經曆,在哈佛神經解剖係的教職,當然還有幸福的小家和孩子。但這些背後,有多少辛苦的工作,多少奮鬥的日夜,才能夠讓他在這個代表醫學領域皇冠上明珠的神經外科領域站穩腳跟,在這個白人絕對強勢的領域成為Chief Resident,並將繼續下去。

沒錯在北京的臨床任務的確很繁重,但在這裏更甚,ACGME網站上,我們能夠看到林寧大夫這7年神經外科住院醫期間(其中第五年和第六年為科研訓練很少做手術),作為一助或者主刀完成的所有手術記錄,共約1900台。美國要求一個合格的神外住院醫要在7年的培訓期間完成1500台以上的手術,才能夠順利畢業,否則將延期,如果希望申請好的次專科訓練,例如功能神經外科,一般在1750例以上會有優勢。當我把這些數字拿給我們的總值班包新傑大夫看時,我們都唏噓不已。



美國全國聯網的住院醫師工作量登記係統ACGME resident case log system,記錄了每個外科住院醫的所有手術情況,是進一步申請Fellowship的重要參考,所有的Case需要上級醫生認證,比較客觀公平。北京的住院醫師隻有一個紙質的本子填寫類似信息,但是由於缺乏後續培訓項目,沒有人參考,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而流於形式。

在研究方麵,我在後麵也列出了林寧大夫最近幾年發表的外科手術文獻,如此多的數據資料,專業的寫作,工作量一定不少。說起這些,我們就不能再把國內臨床任務重當做借口了,更多的還是因為我們缺乏類似的意識,俗話說或“腦袋裏還沒有這根弦”,環境上也沒有他們那樣的壓力。

美國神經外科的醫生並不是一定智商很高,但看到每天3點半起床工作的他們,才思考為什麽同樣的條件,他們為何能有這樣的行動力,把臨床、科研、教學和自己的生活安排好,才能有最大的收獲。想想自己曾經抱怨這兒條件不好,那兒條件不好,在國內當醫生辛苦等等,忽然一陣臉紅。

閱讀這些文獻,我也看出美國典型神經外科大夫所做的科研,和科學界提倡的“轉化醫學”其實並不是一回事。林大夫的研究,更多還是來源於臨床問題,例如Moyamoya病患者腦室-腹腔引流(V-P Shunt)周圍側枝血管形成的現象,關於大腦中動脈動脈瘤形態學數據對破裂概率的影響,統計分析造影陰性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臨床特征和預後,患者醫療保險水平與患者神外手術後康複情況的關係,腫瘤性腦膜炎患者行V-P shunt及鞘內化療的收效,分析統計美國對破裂或未破裂動脈瘤治療方法的變遷,報道一個小兒患者椎間盤囊腫的表現和進展,分析功能性垂體腺瘤和無功能性垂體腺瘤在先蝶鞍上方生長特性的不同,報道血栓外滲作為微血管再通的新機製,用生物光學進行神經功能的無創監測等等(詳見後附資料)。

對美國外科醫生而言,他們同樣有著做科研和發表的壓力,但是如何選擇參與臨床醫學的研究與進步,或者是基礎研究的工作,醫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在醫院裏,絕大多數的外科醫師,尤其是年輕外科醫師,以臨床或者手術的進步作為自己研究的方向,一方麵因為他們畢業於醫學院,專業方向和興趣都在此,每天麵對很多值得研究的臨床難題值;另外一方麵專攻手術與解剖的進步,並行相應的統計分析,對他們的臨床經驗積累有直接幫助;而且更符合臨床醫師工作時間長,業餘可支配時間少的特點。

這與國內的現狀有很大不同,在中國的基礎研究領域,已經有大量受國外培訓的高水平學者回國工作,可是由於體製不接軌,臨床醫師很少有機會到國外參與臨床工作和研究,造成兩個領域發展的不平衡。大家心目中的“醫學研究”比國外範圍小很多,思路比較窄,主要指的就是“生物技術研究”,但這些研究不是臨床醫生的特長,距離臨床實際也很遠,所以國內當前的SCI考核壓力使許多基層醫院的外科醫師對於臨床得過且過,手術和病人隻要“大致過得去”,就得趕緊去操心基礎研究的問題,體現不出“科研促進臨床”的初衷。如何將中國醫生參與研究的動力和精力,合理引導在他們更擅長,更需要他們的領域上,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下一個問題,那些很少人去關注“醫學科學研究”以及更廣泛的“流行病學研究”,可能是今後中國醫學科學發展的突破口和增長點。





京華醫院管理(廣州)有限公司,紮根於醫學留學行業,接軌全球,目的是為醫學生、醫生等對象提供出國攻讀醫學本碩、醫學博士、臨床和科研進修、碩博聯培、海外在線課程以及國際會議的專業服務。

京華醫學駐海外申請團隊遍布五大洲,外駐地點包括德國柏林、美國舊金山、日本東京、澳大利亞等地區,所屬成員均為醫學博士以上學曆且擁有3年以上的豐富留學與專業申請經驗,同時也幫助近一千多名名學生和老師獲得國外頂級醫學院及醫院的邀請函,並獲得客戶的信賴與支持,也實現了行業的良好口碑。
 

加跟帖:

當前帖子已經過期歸檔,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