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的各個朝代幾乎都有一個簡短的別稱,例如秦朝被稱為暴秦,漢朝稱為強漢,唐朝則是盛唐,通常用一個字便能概括其鮮明特征。而清朝的簡稱為滿清,這一詞語突顯了清朝的主要特征,即由滿族人所建立的政權,其核心正是滿族。在清朝時期,無論是滿漢複官製、八旗軍隊,還是漢人不選妃、滿族不拘形式的政治傳統,都體現了這個朝代最顯著的特征——一個由滿族建立的政權。
在過去的影視和文學作品中,八旗常被描繪成無所事事、隻會享樂、依賴農民的形象。更有傳聞稱,旗人的生老病死均由清廷承擔,男孩出生後每月能領取七兩銀子的薪水。這種背景下,八旗社會衍生出了八旗子弟、紈絝子弟以及寅吃卯糧等貶義詞匯。
然而,曆史上的八旗子弟實際上也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與文藝作品中的形象大相徑庭,絕大多數旗人都在貧困中度過被束縛的一生。雖然旗人被視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但他們其實也是帶著枷鎖和鐐銬的統治者。
一、代價沉重的榮耀
自1584年努爾哈赤起義以來,他便以“旗”為標誌來管理各部族。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到1615年,他正式將部族按不同顏色劃分為八個旗,從而建立了八旗製度。以旗來統治人群,並非滿族獨有的管理方式,中國北方的一些遊牧民族,如匈奴、契丹,以及女真(滿族的前身)等,都有類似的組織形式。八旗製度是一種社會組織形式,涵蓋了戶籍登記、征兵、軍事訓練,以及婚喪嫁娶、孤寡撫恤等一係列事務。對於一個旗人來說,生活中的每一個重要事件都與八旗製度密切相關。
努爾哈赤
1644年,清朝成功統治中原,八旗子弟在這一過程中勇猛作戰,為大清的建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因此,皇帝對八旗子弟十分寵愛,確保他們的衣食住行都得到妥善照顧。除非遇到生死攸關的情況,皇帝並不希望八旗兵丁上前線。在平定三藩戰爭的後期,康熙甚至親自給前線將領寫信,明確表示:戰鬥應由綠營士兵承擔,讓漢人去爭取功績,八旗隻需在後方指揮,絕不可因貪圖功勞而損失八旗的精銳力量。對八旗成員的關懷愈加周到,包括對遺孤的撫恤、增撥兵員、提高薪資,甚至提供住房,真可謂無微不至。作為旗人,享有如此榮耀,實屬難得。
然而,這一切是以代價為代價的,整個八旗社會因此失去了自由。
為了確保江山長治久安,皇帝開始潛心研究曆代的興衰變遷。在查閱《金史》時,清朝的皇帝發現了金朝滅亡的關鍵,那就是女真人經曆了漢化,失去了遊牧民族應有的吃苦耐勞和勇猛善戰的特質。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必須依靠同族兄弟。那麽,如何才能保持滿族的鬥誌和勇氣呢?於是,他決定規定八旗子弟世世代代都要參軍,不得從事其他職業。
沒錯,你沒聽錯,清初的皇帝為了維持八旗的戰鬥力,規定八旗子弟隻能從軍,禁止他們經商、務農、學習技術和藝術,甚至連參與科舉考試也被嚴禁,聽戲更是被嚴格禁止。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當兵或做侍衛。
為了避免滿族被漢化,清朝對滿漢之間的交流進行了嚴格限製。即使是駐紮在八旗的士兵,亦不得與當地百姓接觸,他們隻能居住在特定的滿城區域。到了清朝中後期,這一規定有所寬鬆,但仍然嚴格禁止旗人在滿城之外過夜,若被發現將麵臨嚴厲處罰。這也是京城的旗人每天都隻是散步、放養鳥兒、品茶的原因,因為他們確實無能為力。
二、生計困苦的原因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
在康乾盛世時期,八旗製度已經麵臨嚴重危機,難以維持,主要原因在於:人口激增和物價飆升。
清朝初期,當東北地區擴展並試圖統治中原時,八旗精銳的人數不足20萬。然而到了順治五年,全國八旗的男丁統計顯示已達到34.6萬,到了康熙六十年,這一數字直接翻了一番,增至69.6萬。在七十多年的時間裏,八旗的人口增長超過一倍。對於旗人而言,隻有擔任軍職才能領取到穩定的糧餉。滿族注重家庭製度,一個人的收入需要養活整個家庭。隨著人口的增加,兵員的數量卻沒有相應增加,導致勞動力不足,受養的人卻越來越多。此外,清朝時期物價飛漲(乾隆年間的物價比康熙年間上漲了300%),使得旗人的生活愈加困難。盡管清政府試圖通過增加兵員來吸收一部分新增人口,但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隨著旗人人口的不斷增長,閑散人口也在逐漸增多,這無疑會加重家庭生活的壓力。
三、清政府的努力
清政府顯然意識到八旗的生活困境,並實施了多項措施以確保這一製度能夠持續運作。
首先,允許駐防八旗將馬廠進行開墾。滿族原本是遊牧民族,軍隊以騎兵為主,因此戰馬在八旗軍隊中占據重要地位。為了確保戰馬的訓練和繁殖,駐防八旗在設立之初劃定了大量馬廠,甚至連杭州西湖也被劃為馬廠。然而,隨著和平時期的延續,軍備的鬆弛不可避免,加上南方濕潤的氣候並不適合馬匹生存,部分駐防將領開始向皇帝上報,最初還比較含蓄,提到放墾馬廠,一部分用於收取費用,另一部分則用於收購幹草(馬料),後來甚至連馬匹都不再養殖,直接將經費補貼給駐防旗人。皇帝意識到江南地區確實不適合養馬,同時清朝在北方擁有許多馬廠,可以提供優質的戰馬,因此他對南方駐防八旗設立馬廠的做法表示了默許。
其次,持續提供資金,以保障八旗的生活。
還有什麽方式比金錢更能體現對他人的關愛呢?清朝的皇帝與八旗子民有著“血脈相承”的關係,若百姓生活艱難,皇帝理應有所表示。在康雍乾三位皇帝的統治下,他們多次撥款來幫助旗人的生計。康熙皇帝曾兩次慷慨解囊,第一次發放了541.5萬餘兩,平均每戶旗人獲得了數百兩銀子;第二次則又發放了655萬兩。四萬多兩的賞賜給了兵丁等。雍正即位後,也曾多次向八旗兵丁發放錢糧,每次大約三十五六萬兩。雍正帝意識到,僅依靠撥款無法根本解決問題,於是特意出資讓八旗發展產業,進行放貸以獲取利息,這些收入則用於補貼八旗子民的婚喪喜慶。然而,這些措施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讓八旗子民產生了隻要窟窿足夠大,皇帝就會來填補的想法。因此,在消費方麵變得更加隨意。在乾隆時期,各地的旗人開始傳言皇帝將撥款100萬兩來補貼八旗,這個謠言愈演愈烈,甚至有駐防官員開始上報自己的情況,以期獲得更多的資金。最終,乾隆不得不親自出來澄清,表示根本沒有此事。
第三,調整軍隊編製,擴充兵員數量。
八旗軍隊是一支由多種兵種組成的混合軍隊,主要包括騎兵、弓箭手、火槍手、步兵、炮手,以及鐵匠、箭匠等輔助人員。由於分工各異,待遇也有所差別。例如,騎兵在戰術行動中承擔重要任務,身處前線,因此待遇較高,而某些兵種的技術要求較低,薪酬自然也較為有限。
為了讓更多的旗人能夠參軍並領取軍餉,駐防官員開始探索軍隊構成的調整。既然兵員的總費用是固定的,便可以減少騎兵的數量,從而增加步兵的編製,這樣每一分軍餉就能夠支持兩個人,豈不是更劃算嗎?到了乾隆時期,甚至出現了“養育兵”這一兵種,即那些原本不符合入伍標準的人也能先行參軍,領取薪水。乾隆三年時養育兵人數超過10770人,到了乾隆十八年又增加了10088人。每位士兵每月的薪水為一兩銀子,連基本的吃飯都不一定夠用。
第四,漢軍舉起旗幟,減少旗幟數量。
八旗原本是忠誠的農民,但隨著人口不斷增加,這種農業模式難以維持。為了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乾隆提出了一個“出旗為民”的方案,主要涉及漢軍八旗。漢軍八旗的組成相當複雜,既包含了遼東起義時就加入的老漢軍,也有在入關過程中加入的“新力量”,甚至還有在平三藩時期投降的三藩舊部。乾隆越看這些人就越感到厭煩,畢竟前兩類至少為大清付出過血汗,經曆過苦難。而這些三藩舊部,能夠不被徹底消滅,已經是大清的寬容了,怎奈何康熙皇帝竟然還將他們納入八旗之中?
自乾隆七年起,清朝開始大規模“引導”漢軍出旗為民。為了鼓勵他們出旗,朝廷提供了諸多優惠政策,例如安排他們擔任綠營職務等。經過多年的努力,乾隆年間共計有22萬漢軍出旗,顯著減輕了清朝的財政負擔。
四、走向崩潰
八旗製度的真正崩潰,源於太平天國運動。江南地區作為全國的稅收中心,戰亂使清政府失去了主要的稅收來源,更為嚴重的是,戰爭徹底破壞了清朝的財政體係,原本由中央統籌的財政轉變為各省自行管理。結果,原本依賴清政府發放俸祿的八旗社會也隨之全麵崩潰。
鹹豐十一年冬季,青州旗營的俸餉拖欠已達15個月。到了同治二年,新疆駐防八旗的欠薪更是達到了41個月。隨著戰爭的結束,清政府麵臨內外困擾,日漸困境。即使有資金改善旗人的生活,朝中的高官們也不讚成。例如,光緒時期想要向旗人發放薪資時,張之洞便表示反對,認為這筆錢對旗人的幫助微不足道,不如用來發展洋務,待大清複興後再考慮發放薪資給旗人。
失去薪水的旗人並沒有擺脫束縛,他們隻能在城市中苦苦掙紮,衣衫襤褸、食不果腹成為了常態,許多旗人不得不靠典當來維持生計,甚至有些人將自己的武器和官服都拿去典當換錢。老舍在《正紅旗下》中也描繪了不少旗人在困境中走向絕境的故事。
在新政時期,連滿族高官也意識到八旗製度難以維持,開始在旗人群體中推動改革,探討如何安置這些旗人。然而,皇室始終未能做出果斷決策,旗人們對出旗充滿了恐懼。直到清朝滅亡,八旗體製才最終解體,旗人們才得以被迫獲得自由。
國家實際上是一個階級統治另一個階級的工具,民族、宗教、文化等隻是對人們的不同標識,無法掩蓋階級之間的差距。在清朝,滿族人是統治者,但他們不過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工具,皇帝借助這一工具來鞏固自己的權力,而普通的滿族人則最終淪為這個體係的犧牲品。看看當時的朝廷,隻有權貴的利益,難道還會有滿漢之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