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最近忙,沒有跟賀梅家聯係

來源: 2010-05-18 21:49:10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所以那些擔心賀梅生活的人可以放心了"? I don't think so

http://me.imetro.com/space.php?uid=13&do=blog&id=63314


父母離婚沒錢供,賀梅失學-學校已經開學
熱2已有 313 次閱讀 2010-02-26 03:09 標簽: 賀梅 學校 父母 離婚 失學
注:報道發了以後,有人給他們匿名捐款,孩子們又上雙語學校了。

“賀梅”,一對中國夫婦的女兒。“賀梅法案”,一部由美國田納西州眾議院投票通過的著名法案。在“賀梅”和“賀梅法案”的背後,是一起在美國審了七年的撫養權案。

  如今,賀梅和母親、弟弟妹妹生活在重慶北部新區鴛鴦街道一個小區內。羅秦,出生在渝中區的重慶女人,去年2月回國後,她與丈夫賀紹強情感破裂離婚,9月,羅秦毅然選擇獨自帶著3個孩子回渝生活。

  2月11日,四川外語學院附屬雙語學校已經開學,羅秦仍在努力地為她的3個孩子籌集學費。持美國護照的賀梅三姐弟可以選擇回美國,但羅秦說:“孩子應該和母親在一起,應該留在重慶長大!”

  2月10日18:30,記者來到羅秦家所在的小區內。電梯年前停止使用,到羅秦家要爬12層的樓梯。

  羅秦打開房門,三個孩子正趴在桌上吃晚飯,四菜一湯占了餐桌一小角。10歲的賀梅很警覺,一看見攝影記者的照相機就丟下碗筷,轉身躲進裏屋。這個小姑娘正是中美家庭7年奪女大戰中媒體關注的焦點。照相機的突然出現,讓小姑娘有些害怕。看見孩子沒吃完飯,羅秦急忙追進裏屋用英語和女兒交流。母親出來後良久,小賀梅才靦腆出門,小心翼翼重新回到桌上,用英文低聲向弟弟、妹妹嘀咕。

  羅秦說,她一直想找份工作,躲開媒體公眾視野,和天下所有母親一樣,撫養3個孩子成人,過平靜的生活。為了不受外界打擾,她特地將賀梅改名為賀思稼。

  ■省吃儉用給孩子買架鋼琴

  3個孩子吃完飯,賀梅帶著弟弟妹妹彈鋼琴,孩子們的交流大多使用英語,偶爾可以聽見幾句中文。

  這架價值1萬多元的鋼琴是羅秦家裏惟一值錢的東西。還在美國時,為了讓賀梅更多接觸中國文化,羅秦經常帶孩子去參加華人的聚會。小賀梅對彈鋼琴表現出了喜愛。羅秦曾給賀梅許諾:一定給她買架鋼琴。

  去年,羅秦獨自帶著3個孩子來到重慶。因語言問題,3個孩子的朋友很少,他們成天待在家裏。羅秦拿出僅有的一點積蓄,給孩子買了一架鋼琴。 “就是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羅秦說,現在雖然我的壓力很大,但是我會傾盡全力讓孩子們快樂。

  ■賀梅開始學習收碗洗衣

  上學期,3個孩子的英文都是100分。進步最快的是兒子,語文成績最差時7分,上學期考試得了80.5分。怕生的賀梅不願說話,對記者很有戒心。在學校下發的素質報告冊上,記者看到,小賀梅用工整的中文自評道:“我有新的朋友,這個老師教我很好。”

  小賀梅開始喜歡中國,喜歡重慶。過春節他們一家登照母山,舅舅帶著他們一起放煙花,3個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享受著中國年。作為家裏最大的孩子,在周末和假期,小賀梅開始幫助媽媽收碗洗衣做些家務。

  ■3個孩子2萬多學費無著落

  羅秦今年已經40歲。3個孩子都在美國出生,取得了美國護照,回國後就無法享受國內的義務教育政策。3個孩子中文不好,隻能選擇雙語學校。思前想後,經濟很拮據的羅秦給3個孩子選擇了民辦的四川外語學院附屬雙語學校就讀,一個孩子一學期包幹7000元,3個孩子分別讀小學1-3年級。羅秦錢不夠,又向弟弟借了一些。

  3個孩子送進學校後,羅秦開始四處找工作。雖幹過銷售,英語也沒問題,但沒有文憑、年齡稍大,還拖著3個孩子,找工作四處碰壁。 轉眼,這學期開學,3個孩子急需2萬多元學費。羅秦弟弟已是無法出力,為了孩子能讀書,她四處找朋友借錢,直到開學前一天,孩子的學費仍一籌莫展。

  ■請求校方寬限兩周遭拒

  “媽媽,我要讀書。”10日,是學校開學的日子。老大賀梅、老二賀文漓用生硬的漢語嚷著要回學校讀書。 看著孩子們期盼的眼神,羅秦甩掉臉上的尷尬,找到校方說明情況,請求校方寬限兩周,讓孩子先進課堂。

  校方一負責人非常冷漠地拒絕了羅秦的請求。校方的態度一下戳透了她強烈的自尊心。回到家中,8歲的兒子賀文漓看到母親的愁容,上前用小手貼在母親後背:“媽媽,找個便宜的學校上吧。” 兒子的話讓羅秦強壓在心中的傷痛一下爆發。她跑到衛生間關起門痛哭起來。她捂住嘴把哭聲壓得很低,她不願讓孩子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