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辯證法分析該死的辯證法:又一個悖論

來源: 2011-08-26 00:26:3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用辯證法分析該死的辯證法:又一個悖論

段海新  http://blog.sina.com.cn/duanhaixin

最近常有人說我“偏激”,大致的理由是我沒有學會“辯證地看問題”,不能在批評的同時,肯定它的合理性、進步性、科學性,比如對中醫、對傳統文化、對專製製度。

“辯證法”似乎成了中國最科學的思維方式,被大多數中國人奉為普遍真理。連中醫也曾聲稱自己“辯證施治”,以彰顯自己的科學性。我今天要惹一惹這可惡的辯證法了。首先聲明,我對哲學沒有研究,當年政治課上死記硬背的東西丟光了,可以說無知者無畏。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這句話符合辯證法的邏輯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

應用這個邏輯,便可以得出“風水盡管不科學,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中國傳統文化雖然落後,但是它總有先進的一麵”。“現在的製度雖然不完善,既然是存在的,總有合理性的一麵”。可以說“民主是個好東西”,也可以說“民主是個壞東西”。

繼續用“辯證”者的方法來分析:山西的黑磚窯的奴隸製,是不是也有合理性、進步性的一麵?

我們也“一分為二”的分析一下上麵這句話:是不是有些事物可以不“一分為二”呢?

在邏輯上都不能自圓其說的東西,顯然不符合科學的基本特征。這種思維方法科學嗎?

馬恩列主義中的很多“普遍真理”,我們今天都不信了;唯獨“辯證法”在中國大行其道,深入人心。我覺得中國有“辯證法”生根、發芽並繁盛的肥沃土壤,即中國認識自然界的“陰陽”理論和為人處事的“中庸”哲學。陰陽的荒謬不值一駁了;很多“聰明人”仍然富於“中庸”這種和稀泥的“智慧”,揣著明白裝糊塗。

無論什麽會議,總能聽見許多人模棱兩可的發言。他本來要堅決反對某個做法,特別在傷害自己利益時;但是在表達自己真實意見之前,還是會表示對該做法合理性的維護和理解,然後一個轉折,“但是,…”,這“但是”以後才是他發言的本意,前麵的話都是廢話。對於不涉及利益的觀點,很多人習慣於從正麵、反麵兩個角度“辯證分析”一番,說一堆廢話空話,根本不知道他是支持還是反對。不這樣做好像表示自己不懂辯證法。

你就不能開門見山地、把自己的觀點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嗎?!真受不了你!

最近我問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一名博士生,你怎麽看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鄒恒甫和張維迎之間的矛盾。他的回答是:狗咬狗。非要把雙方拉出來各打五十大板,方能顯示自己的公正、無私、辯證思維。

經過一番“辯證”之後,“是非”、“對錯”、“黑白”全成了一團漿糊。

實在受不了“辯證法”這種混蛋邏輯了,該死的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