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美國的CBS(哥倫比亞廣播)看了一個很有趣的新聞分析報道。
這個報道說耶魯大學近年來針對嬰兒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來幾十個六、七個月大的嬰兒。給他們看三個布娃娃。中間一個布娃娃想要打開一個盒子取出裏麵的玩具。但是,他老是打不開。後來,右邊的布娃娃就去幫助他打開。然後,又給他們看同樣的布娃娃想打開盒子,但是左邊的布娃娃卻跳到盒子上麵,用力的把盒蓋給關了起來。
如此的重複幾次。研究員就把左右兩個布娃娃拿到嬰兒麵前要他們選,百分之八十的都選右邊的(幫忙開盒子的)娃娃。
後來,研究員又給嬰兒們加看另外一個情節。有另外一個布娃娃在玩球。那個原來在中間(想要的開盒子)的布娃娃,卻把球給搶了過去,然後跑掉了。
這時候,研究員就再把原來第一個場景重演一遍。(記住:中間想打開盒子的布娃娃是那個搶別人球的“壞”娃娃)。在演完第一場景後,再把左右的兩個布娃娃拿到嬰兒麵前要他們選。結果超過百分之八十的都選了左邊那個阻止“壞”娃娃打開盒子的娃娃。
這些嬰兒都還不會說話,有的還拖著口水。但是,好像他們沒有人教,卻都選擇了他們腦子裏認為“善”的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