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某日
在一場音樂會上遇見了女友的兒子,比大娃大一歲,已經在讀大學,是一個樂隊的鼓手,旁邊還有他的女朋友。好幾年沒見,從teen變成了小夥子,娃娃臉也顯出了直線條。
演出間隙他用中文問我:阿姨,你和我媽好像很久沒聚了?
我說:對啊,自從幾年前你和大娃的社交活動越來越自主,不需要我和你媽安排了,就連我倆見麵都缺少了理由,何況大家都很忙。
他說:再忙,你倆也應該多約約!
突然覺得好可愛,不過幾年的工夫,原先是媽媽替娃安排社交,如今娃都熱心給老媽安排社交了。
暑假期間,大娃連續兩周都去圖書館,正好就在打鼓娃家的附近,我就問他為啥不把打鼓娃約出來吃個飯。大娃說那娃暑假帶同學去中國旅遊了,隻能8月再說。停了停又說,打鼓娃算我的發小吧?
他居然知道什麽是“發小”。我想了想,他倆認識的時候,大娃4歲,打鼓娃5歲,個頭差不多高。在我們去台灣之前,他倆真的經常黏在一道。打鼓娃有陣子在我們家玩得不想走,就直接睡下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才由我女友接走。女友是單親媽媽,而我後來又有了淡定需要照顧,很高興大娃有個這樣玩得來的小夥伴。我們從台灣回來之後又聚過兩回,之後就是疫情,反複封城,娃也大了,自己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今天午後,大娃說出去找打鼓娃玩了。過了一會兒,倆大高個叮呤哐啷地一道回來,打鼓娃一進門就嚷嚷要去看看大娃的臥室變什麽樣了--畢竟他也在那裏度過了多少個睡衣趴。也就幾分鍾,倆臭小子又旋風一樣地跑出去了,不過出門前,打鼓娃沒忘跑來跟我用中文問候。
稍後,跟領導喝茶的時候感歎,說起打鼓娃有一次玩得過於興奮忘記去衛生間還尿了褲子,,當時我在哄淡定入睡,是領導替他收拾的。喝了一口茶,領導氣哼哼地說,別說過了多少年,這事兒我可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