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美食

來源: 2020-02-17 14:44:30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小時候,父親喜歡領著我們一家上餐館,並且每次上餐館都有一個主題,吃某種特定的美食。

今天就說說記憶裏最深刻的二次上餐館的經曆吧。

有次父親帶著我們一家去了漢口的芙蓉餐館。芙蓉餐館,應該是湖南菜,也可能是川菜,成都菜也未可知。據父親說那家餐館的豆瓣鯽魚燒得好吃,那天的主菜就是豆瓣鯽魚。那家餐館有名頭的菜還有一款魚香肉絲,主食是白米飯,最後來一大碗芙蓉抄手。當年的我很小,吃不多,但記得豆瓣鯽魚的味道,鹹鮮微辣,鯽魚身上鋪滿了燒得香軟的蔥。

芙蓉餐館的抄手也就是混沌,芙蓉餐館的抄手皮,薄得如絲綢一般,口感柔嫩滑軟。滑軟的皮包著一小坨豬肉。最讓人驚豔的是那滑軟的抄手皮,還有豬骨牛骨雞骨熬製的高湯,那湯熬了很久,極為鮮美,可能湯裏還放了味精胡椒,湯上麵漂大片的油花和十幾粒蔥花。我不喜歡吃蔥花,每次吃芙蓉抄手時都要小心擇出蔥花,然後吹著滾燙的抄手和湯,一口口慢慢地享受著抄手皮的滑嫩和湯的鮮美。

記憶中最有趣的是吃四季美湯包。那時去餐館的人多了起來,我們吃湯包時要跟人拚桌,不認識的兩家人坐在一起吃湯包。我們吃湯包時,後麵站滿了等桌子的人,我們吃著湯包;他們站在我們身後伸著脖子看著我們吃。吃完走出餐館,父親搖著頭說:吃頓飯都不讓人消停。

四季美湯包,皮很薄,肉餡用皮凍攪拌,蒸籠裏放滿了鬆針,湯包放在棕色的鬆針上,鬆針被浸泡得油滋滋地發亮。湯包蒸熟後肉凍化成了湯,因此得名為湯包。

四季美湯包很有名,很多外地人去武漢要吃四季美湯包,因此排隊吃湯包的人很多。每次排隊太久都覺得自己很餓,每次都點不少湯包,但一般人一次能吃四兩湯包就算很有本事了。為什麽最多隻能吃四兩湯包呢?因為湯包很油膩,吃湯包時要配以薑絲和陳醋,即使吃了陳醋泡的薑絲,那湯包還是太油膩了,一般人頂多吃四兩就被膩得吃不下去了。

武漢有各類餐館,比如小桃園,是專門售賣一罐罐雞湯、排骨湯、牛肉湯、羊肉湯,主打湯類的餐館。

還有老通城豆皮,主打豆皮。什麽是豆皮呢?就是用去皮綠豆磨成漿,加麵粉,攪成糊狀。攤成薄餅,餅上攤雞蛋漿,翻麵之後鋪上煮熟的糯米,瘦肉丁,筍丁,豆腐丁,鹹菜丁。。。一次攤一大鍋,攤豆皮的大嬸用一把鏟子將攤好的豆皮切成一塊塊。然後在每個盤子裏放四五塊豆皮,我們把票交給大嬸,之後自己拿一盤豆皮,找個位置坐著慢慢地吃。。。品味著豆皮裏不同食材的鮮美不同食材的口感。

有廣東餐館冠生園。長大後看了小說寒夜,想起男女主人公坐在冠生園裏吃飯的場景。走進武漢冠生園餐館,四下望去,那一對小說裏的苦命鴛鴦則是不見了蹤影。眼裏看到的隻是餐館門口櫥窗裏掛著的廣味燒鴨和叉燒肉。

還有五芳齋,主打江浙滬美食。每年端午節,我們都去五芳齋買粽子。隻是文革後,他們家的粽子,糯米不粘還有很多砂子,吃得人很倒胃口,那粽子已經完全不是少時記憶裏的味道了。

還有大中華,專門吃魚的餐館:吃武昌魚,吃紅燒魚唇,吃清蒸白刀魚。

不同的季節,去吃不同的魚,不同的菜。。。而店家,總是客氣地招呼著父親母親和我們的到來。

記憶中,父親領著我們,走在寬敞整潔的林蔭道上,去一家家餐館。。。那時的父親,年輕英俊,富有朝氣,那時的我以為父親會永遠是那麽年輕而富有朝氣。

是父親,教會我欣賞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