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ver Town讀書筆記

來源: 2019-11-08 09:40:4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River Town, 書中作者是Peace Corps的美國小夥子, 96-98年在四川涪陵師範當外教, 跟讀者我自己在國內讀書的時間段有是重合的。 “書卷多情似故人”, 原來這句古詩還有另一層意境。 不僅讓一身油煙的讀者我,跟著作者走進一副清新淡雅的水彩畫, 更讓我再不同年齡段認識曾經的自己。 

讀曆史書, 我偏愛讀關於幾十年前的曆史書--原因是我發現這樣讀到的可以更接近曆史的真相。 那麽我們個人曆史是不是也這樣呢? 隔著時空的距離, 甚至通過他人的視角,再跟自己理解的比較和拚湊起來, 會不會更接近真實呢。 

他的素材來源於他這兩年的生活, 每一副景色, 每一個人都是鮮活的, 可以讀出他的素材取舍都很有講究的, 其中有不少他的學生的作文,有的讓我忍俊不禁,有的讓我輕歎。 讓我的心微微刺痛的則是他說到他讓學生們寫的Robin Hood在中國行俠仗義的故事。 絕大多數學生們寫的都是都是Robin Hood在一群冷漠圍觀的人群裏挺身而出, 或者抓小偷, 或者跳下河救人。 可20年後國內還是不能扶起路邊摔倒的老人。 

再讓我的心刺痛的還有他提出來的國內人們也許對小家小團體很好, 但沒有a sense of bigger community。 再有比如三峽工程將淹沒涪陵一些地帶, 但沒有任何人有任何擔心或者不同想法。 

作者對20多年前他的學生的觀察: 其一更相信和服從權威 其二觀念更非黑即白, 而沒有中間的灰色。 我想信息封閉和傳統文化是因。 比如我家小男孩,在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就要做題,分辨facts vs. opinion。 我自己在國內呆到20出頭, 連這個awareness都沒有。

他行文的另一個特點是,從一件具體小事一層層引開, 跟當時的政府政策, 以及更深遠的文化背景聯係起來, 既有曆史感, 又不會流於說教。 

作者真是祖師爺賞飯吃, 骨子裏就是作家的料--他善於觀察,還特別勤奮,每天寫日記,留存了學生們的作業, 而且伸出觸角, 走到涪陵的大街小巷和百姓們交談甚至成為朋友。 我在讀書階段的外教是個美國年輕姑娘,空餘時間都在和美國朋友們party,中文一直在”你好 再見“的階段。 這也無可厚非, 讓我感慨的是一樣的時空, 不同人的體會可以如此不同。  

通書讀出他對他的學生們的努力的深深尊重。 臨近書結尾時, 他去鄉下看到孩子們都在打穀場做作業,他說: 
Here I could see the point of my job — not just the literature I taught, but also the simple fact that for nearly two years I had a role in an education system that included children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