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兵隊形一直到二戰後期才成熟,在抗美援朝時到頂峰。德訓營如果真知散兵理論
也不至於被一夜轟炸連鍋端了。
冷兵器下密集陣的優勢就不說了,火器時期密集陣形主要的優勢是提高射擊準確性,因為火器初期單槍準確性差,所以一次齊射有更高的擊中率,這一理論在軍艦上使用的時間更長。
“30年代的德軍裝備的國軍”隻有很少一部分,而且是邯鄲學步,因為德軍的理論當時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看看國軍和土共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就知道,中國人不是一開始就會打仗的,地道戰地雷戰更是損失多於收獲。是戰爭教會出了彭德懷、林彪那樣的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