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候
我小時候聽到大人們之間的問候隻有一句:吃了嗎?
無論清晨鍛煉完畢,還是下午上課路上的偶遇。不管剛剛邁進了食堂,還是才提褲準備離開五穀輪回之所。大人們之間的問候隻有這麽一句單調的:吃了嗎?如同英文世界的“How are you”, 放之四海外而皆適用。
成長於北方,文革期間的小學生能學到的禮貌用語恐怕隻有這一句。講老實話,那時根本都沒有禮貌,哪裏來的禮貌用語。文明和法治發展到今天,人們都已認識到打自己的孩子犯法。可那個時代,學生居然可以打老師。何談禮貌用語。
在去廣州上大學之前,我對別人的問候也僅僅限於“吃了嗎”。雖然隱隱覺得有些不妥,可好像也不會使用其他的說法。直到有一天,一個廣州的女同學對我說:你好。這麽輕輕的兩個字,我在生活中從未碰到過,一時間驚的我大腦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應對。我當時大概是滿臉通紅,張口結舌,眼神迷離,神不守舍的狀態。不是我對女同學的美貌垂涎三尺,而是“你好”這個隻在電影中聽過詞實在過於震撼。時至今日,當年的窘態依然清晰地記得。
雖然後來也能掌握不少禮貌問候的用語,但刻在我骨子裏的問候仍舊是: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