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現在研究中國什麽問題?答案令人目瞪口呆

來源: 2015-03-04 14:25:2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徐靜波/文(亞洲通訊社社長)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邀請我做新年的第一場公開講演會,但是給予我的題目,卻有點無從著手。這個講演的題目是:“習時代之後的中國領袖”。8年後的中國政情,要現在做出預測,敢情是把我當成了瞎子阿炳——不但會拉二胡,還能算命。

為了這個選題,與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來來回回探討了好幾次,最後是我敗在了大家的熱望之中,大家太想了解中國未來的領導群。

講演是在今天上午於東京的日本經濟新聞社總部舉行。事先拿到了一份報名參加聽講者的名單,著實嚇了一跳,這裏麵幾乎包括了日本所有的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事業負責幹部,還有包括首相官邸在內的多家中央機關的官員。

為了這一場講演,我調閱了大量的資料,準備了一個星期,平時講演都不用PPT,這一次特地製作了PPT,因為講演中提到的大量的中國官員的人名、地名,對於他們來說是十分生疏的,當然還得讓他們看照片對號。

我講了一個半小時,從習近平時代的的特征,講到未來中國政治和經濟的走向。從習主席的執政理念講到選拔年輕幹部的要求,最後介紹了目前中國政壇備受關注的15名“60後”官員的情況。自我感覺是胡說八道,隻能蒙蒙日本人。

140餘名聽講者應該是聽得很認真,許多人一直都記筆記,因為他們不僅是交錢來聽的,確切地說,應該也是少有機會聚在一起探討這麽一個遙遠的中國政治命題。

我最後對有可能擔負未來中國領導重責的官員們的情況,概括了這麽幾個基本特點:

第一,多數人是貧窮的農民家庭出身,沒有優越的家庭和社會背景;第二,完全靠個人的拚命讀書考上大學。工作後也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加上貴人相助,才得以迅速成長,骨子裏有一種奮發圖強的頑強意誌;第三,共青團出身的幹部略多,他們多數在大學裏就已經是學生會主席,因此華麗轉身比他人容易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第四,博士、碩士等高學曆幹部和技術專家型官員居多,知識豐富,視野寬闊;第五,多數是從基層一步一步上來,經曆比較厚實,經驗相對豐富。第六,多數人有出國的經曆,但是少有海外留學的背景。第七,現在的年齡都是50出頭。

對於這幾個特點,聽講者們的反應是:“8年後的中國新領袖們的總體素質,將大大超越日本,感覺厚度不一樣。”

講演後留了一點時間給大家提問題。大家提了這麽幾個問題:第一,中國現在的經濟決策,到底是由誰在籌劃和決定?第二,中國反腐敗運動最終將會給中國帶來什麽?第三,第五代領導人的長處和短處在哪裏?第四,有可能成為第六代領導人的官員中,有沒有在日本留過學的?第五,“60後”中,值得關注的女幹部有哪幾位?

麵對這些超級問題,我隻能告訴他們:請直接給中南海撥號。

寫這一篇博客,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講述這一場講演,而是為了給大家傳遞一個信息:日本一幫最出色的中國問題研究者們,他們現在開始在關注和研究中國的什麽問題?他們是用什麽方法和途徑在研究這些問題?他們的關注焦點在哪裏?他們為什麽要從現在開始研究未來的中國政治?

我下午發了一條微博,就這一場講演發了一個感慨:日本人現在開始關注8年之後的中國政局。那麽中國學者們有沒有在研究安倍之後的日本領導人會是誰?我一直主張,我們要倡導日本研究學,而不要一味地搞日本批判學。了解對方,學習對方,強大自己,把握未來,其實比批判來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