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在國內,國內普通人的投資。

來源: 2025-09-24 14:52:2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毫不奇怪,我的國內朋友和我一起長大,一起進入老年,我們基本就是50年代這10年出生的。

這些人在過去20年,如果投資房產的,賺!

這些人在過去買黃金的,今年大賺!

這些人買高利息的“理財產品”,貪了利息,輸了本金,好在規模不大。

投資股市的,包括當年花本錢買“股票認購券”,有些人買了上海最早上市的一些股票,什麽“豫園”,“飛樂”,經過20多年,30年的折騰,早已看透中國股市擊鼓傳花的本質。我在中國股市剛開始的時候就納悶,這股票絕對是如假包換的資本主義的產物,怎麽大唱“四個堅持”的政府會搞這個?即使中國號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股東製度黨委書記同誌會同意嗎?

上周飛機落地,上午7點,機場外國人通關隊伍人不多,看來國外遊客人數還沒有恢複,盡管有落地免簽措施。倒是在紐約領事館看到中英文的貼心提示,標題是“如何在中國付錢?”,可見問題之嚴重。

出租車上,飯局上,大家還是討論房子,股市,幾乎沒有人推薦理財產品,就像沒人再推銷保健“藥品”。大家羨慕美國的股市和投資環境,我大言不慚地講,用美元投資,就向政府學習,買美國國債。用人民幣投資,參加春秋旅行社。大家一起笑話我,還有夏日旅行社呢?

講起我買美國大盤指數股的事,國內的朋友似乎不知道是什麽股票,中國的大盤股,回報率不是很好,大家基本還是投資個股。他們也希望有類似美國的大盤指數股,躲不了熊市,但也絕不會錯過牛市。

問了一些大約40歲的人,投資股市的不多,主要是孩子的開銷太大。樣本有限,不算結論。

真的慶幸自己當年鐵了心簽了離職文件,就算一分錢都拿不到,義無反顧出國了 。

體會,讀書和不讀書差別太大了,幾個中學老同學,成績都不錯。在1977,1978 年高考時,由於種種原因沒考。現在對我講,早知道上大學能出國,放棄4年工資也會去。我“安慰”他們,你們現在生活比我瀟灑,房子雖然小一點不是別墅,但裏麵的設施美國華人家裏少見。開的車子比我好。出外旅遊,我等隻能咂咂舌頭,人家新馬泰都是小意思。但人家也有煩惱,一個奇怪的事,和家人因為房子的事鬧不愉快很普遍。還是老話,樣本太小,沒有普遍意義。但聽了,感慨萬分,朋友的家人,幾乎都認識,也是幾十年的朋友。

我現在真感到我母親的英明偉大。我父親去世後,她把一切都處理好,到最後,遺產就是退休工資賬戶裏的錢,每月用完,不夠我們子女給。

過去努力工作,聰明理財的結果就是換來“有錢人的煩惱”。在正常的情況下,以後所需要的錢,隻是米缸裏最上麵幾寸的大米,還不斷有新米加上來,最下麵的米恐怕永遠都不會碰到。

會投資理財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