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20周年投資理財小結

來源: 2023-12-21 15:10:41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21世紀初911和網絡股泡沫破滅引發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2003年初隊友剛入職半年的公司收縮業務撤回美國順帶把幾個業務骨幹也帶回來。2003年6月隊友揣著4千美金來美,買了一輛喇叭不響其他都響的二手破車花了2200刀,再押一付一租了個一房一浴的小apartment後兜裏隻剩兩百刀不到。兩個星期後我安頓好家小到美國與他團聚,又花了三十多刀買了個充氣床墊,撿了個紙箱子倒扣在地毯上當飯桌,開始了我們的美國生活。

好在隊友是被美國總部transfer過來的,雖然工資被壓榨得厲害但是好歹過來就直接有工作每兩個星期發薪一次,我以H4簽證找工作卻處處碰壁,無奈我們隻能靠著隊友一份微薄的工資生活養兩個孩子,同時補貼國內老人高昂的醫療護理費用,還想存點錢在美國買房子,那幾年我們把中國人勤儉節約的美德發揚到了極致。拮據的生活一直持續到四年後2007年隊友綠卡申請批準,我拿到了工卡可以合法工作。多方投簡曆麵試後07年底我拿到兩份薪水差不多的offer,一個是VC, 一個是新藥開發公司,我看在stock option的份上選了醫藥公司,現在回頭看這可能是個錯誤的選擇。Anyway,2007年底開始我家的經濟總算是走上了小康之路。  

08年美國次貸風波開始,我的如果全部vest後曾經有望到達百萬淨利的股票option價值天天在下跌, 我緊趕慢趕最後搶救回來大約兩萬多刀的淨利,而隊友那時候多個股票option都是點坑泡沫剛破滅後陸續給的,option價格一直高高淩駕於實際股價之上,最後都過期作廢了。

09年全美房價都在下跌,灣區的房子終於也跌到我們能承受的範圍之內了,我們買下了美國的第一個自住房,一個在普通學區的兩千尺四房兩浴的普通房子,給了我們和孩子很多快樂的時光與回憶。那幾年矽穀軟件工程師包裹還沒發酵起來,我和隊友的薪水應該算是穀裏平均水平, 其實我們一直很節省,但是在支付了所有開銷後每年還是隻能省下多的三五萬少的年份一兩萬,這麽點錢在矽穀買投資房是不可能的,肩挑上下兩代的責任也讓我們無法去做激進的投資。在研究了灣區周圍地區後我們無奈把目光投向了美東南幾個次貸中受打擊比較大的城市。被這些城市優秀的正現金流回報吸引,我們開始了異地投資,以每年最少兩個投資房的速度買進,一直買到2018年。投資房的價格從兩萬多一套一直到後期的十六七萬一個。 托過去十幾年美國經濟複蘇財政不斷注水的福,當年便宜買下的房子價格一路飆升,有幾個房子最高峰時甚至有漲了幾乎十倍之多,平均漲幅在四五倍左右。 

2012年隊友跳槽進了一個科技初創公司,公司給了股票option,那時灣區科技公司都在把員工獎勵逐漸從option轉向給RSU,我們就覺得應該把option提前兌成股票。當時我們剛好在買進一個14萬出頭的投資房(這個房子去年zestimate是120多萬)兌現option的窗口期又很短,我們想盡辦法從耗子洞裏挖錢,包括從401K借錢,斷供兩人的人壽保險提現,虧錢從Roth IRA拿錢出來,三千五千地湊足了需要的資金過戶了房子同時兌下了股票。那個時候可能是我們投資路上最艱難的時候。後來隨著租金房價股價一起上升,資金上能轉圜的餘地越來越多。

2014年隊友的公司股票成功上市,我們擁有的股票價值應聲漲了十幾倍。被這個好消息激勵,上漲的家庭資產也允許我們做一些更大膽的嚐試,我開始在灣區尋找加入初創公司的機會。可是談了很多公司,由於年齡和職業發展都處於中層不尷不尬期,最後都不得其門而入,我轉而開始投資pre-ipo股票。2014年前後矽穀幾個初創公司孵化器做的紅紅火火,好公司層出不窮,幾乎是隨便投幾個公司一大半在兩三年內都能成功上市,上市股價是我投資時的四五倍,然後其中一半又在上市後的兩三年內繼續上漲十倍二十倍。

2016年我任職的科技公司部門高層大幅變動我順勢辭職,一半時間休息一半時間做些初創公司的顧問工作,算是半退休。 我家的總資產大約是在2017年到達10米大關,有錢又有時間,我開始動腦筋琢磨各種投資,生意,創業,省稅的點子。琢磨來琢磨去最後想到的是搬家到免稅州去嗬嗬用了兩年時間籌謀,2019年我們離開加州舉家搬到德州。

搬到德州後安定下來沒多久新冠疫情爆發,斷斷續續關在家裏差不多一年,百業蕭條,我的很多租客拖欠房租,然後布蘭登政府開始大肆印錢發錢。2020年12月底我覺得經濟形勢有變,拉著不情不願的隊友帶著口罩出去看房,幾天內定下一個有風景的房子做短租,翻過年又買下一個農場和一個strip mall,這些物業都在疫情期間上市半年一年鮮有人問津,所以價格還算優惠。2021年中後市場果然如我預料地火爆起來,房市股市漲得都快飛起來了。11月我又找到一個還在以去年價格出售的農場,隊友因為上半年已經買入了價值數百萬的物業不太有投資意願,這時候我又發揮專業功力花了一天時間做了一堆報表圖線,用鋼鐵般堅實的數據說服了隊友。買入程序一旦啟動隊友的效率還是非常高的,一個星期後趕在感恩節前這個一百英畝的農場就被我們收入囊中了。 2021年光是這四個當年新買的物業就帶來了三百多萬的升值,加上以前多年買下的投資房,房地產部分一共升值六百萬,超過多年投資的總額了。

2022年科技股大跌,家庭資產一度下降近八百萬,後來下半年漲回來不少。跌得最慘的是幾個我幾年前投資的preipo後來上市的股票,有幾個跌去90%市值之多。 今年2023年科技股指數雖然是漲回來了,但是漲的都是一些頭部大廠的股票,小股新股基本麵比較差的股票依然在水下。我是在2022年停止投資pre-ipo股票的,主要是發現pipeline裏的初創公司們沒有十年前的務實了。我個人感覺科技股目前是處在一個調整期,調整尋找新的科技應用方向。而且現在資源都掌握在大廠大資本手裏,未來十年除非有爆炸性的全新市場開辟,否則科技股還是大廠們的天下。 

房地產方麵,2023年在貸款利率節節上升中我們保守觀望沒有買進任何物業倒是賣掉了一個duplex。明年2024年的打算是繼續賣出藍領區的物業。

曬一下家庭資產增長表,我們詳細記錄家庭資產是從2017年開始的,之前都是省省省投資投資投資模式。2007年和2014年的資產數字還是為了買人壽保險毛估估出來的,07年買的保險後來為了投資籌錢斷供提錢出來了。

二十年前剛到美國的時候,我曾經做過一個家庭財政長期預算,按照矽穀正常雙薪供一個自住房養大兩個孩子不亂花錢,到65歲退休時我們應該能有1.2米存款用於退休後生活,矽穀的房子比較值錢,如果退休後賣掉矽穀自住房搬去Vegas附近小鎮,那麽資產可能上升到2米左右。所以每次打開這個家庭資產表,我都很感恩,感恩能來到美國,感恩我們任職過的每一個公司,感恩過去努力的自己,感恩隊友的信任支持。

-------------------

數字刪了,看過的網友們都看過了,沒看到的下回趕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