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以後,我還需要繼續投資理財嗎?
從美國過去20年的monetory policy來看,投資理財可能會成為一個人的終身生活方式,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躺平”。
而且貨幣貶值這個趨勢很難走回頭路,這20年美國積累了巨大的債務,從聯邦,到州,到市鎮,到個人,積累了巨大的債務,無非這麽幾條出路
1. 勞動生產率飛速的提高,技術出現革命性的突破,財富飛速積累,稅收極大增長,有沒有這樣的黃金時代?克林頓時代,接近,但是不完全是,現在這樣的債務負擔,很難做到。
2. 海外掠奪,割韭菜,這個也不容易,現在韭菜也給割得七七八八了,很難割到又肥又壯的韭菜,割韭菜來填補債務的虧空,不容易,而且割韭菜的速度,比不上債務增加的速度。
3.割美國巨富的韭菜,這也做不到,除非美國底層人民起來革命,實現英特納雄耐爾,不過那個時候,美國就成南非了,who cares about debt?
4. Debt Default, 那美元就成津巴布韋幣了,這個除非美國崩潰,可能性也不大。
5. 印鈔,paper over the debt issue
從上述幾個可能性看,印鈔解決債務問題的可能性最大,可行性也最大,溫水煮青蛙。
下麵是美國M2 money supply的chart
印鈔放水是美國的長期國策,提升利率如果不是lip service,最多也是象征性的,在今天這樣的債務環境下,你能想象10 Year US Treasury升到5%嗎?其實2007年的時候達到5.1%, 2018年10月到達3.16%, 從10 Year Treasury Yield看,It's lower high and lower low。
如果對股票市場熟悉的人都知道,這2次發生了什麽。一次崩盤,-57%, 一次technically bear market, -20+%
Reasonable doubt is 這次過2%就得警惕,過3%,市場大亂。
既然印鈔是長期國策,那麽貨幣貶值的速度絕對比你想象的快。結果是怎樣呢?不用看其他地方,看看中國就行了。
我80年代在中國上大學的時候,萬元戶絕對是牛人,是富豪,現在萬元戶,和赤貧,沒啥兩樣。
人民幣日元化,美元人民幣化,可能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趨勢。
你現在的身家,5百萬也好,1千萬也罷,都沒有“躺平”的資本,投資理財可能會是一個終身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