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40多年前的高考和一些印象中的統計

來源: 2025-09-21 07:37:27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我是80年代初混進的大學,整個小學時期都是混,很長一段時間還是隻上半天課。初中時開始學習,高中時算是比較努力。那時錄取率雖然很低,實際上競爭不算激烈,不太笨的,也都有個大學上。

俺的小學和初中時代是在天朝最好的大學校園度過的,同學也都是教職員工的子弟。職員、工勤人員的子弟混進大學的,寥寥無幾,進入大學的多是教工子弟。俺們小時候都是一起玩,也都住在一個樓,有些職工子弟小學時很不錯,後來越來越不行,個別進了大學,也是踩著線進了北京市屬的普通大學。那時大家都不太學習,也許拚的就是智力、記憶力之類都東西

我出生在軍隊大院,雖然沒在那裏上學,還是有不少好朋友,有些至今仍然保持很密切的聯係。從這些朋友的情況看,媽媽的智力對於後代有非常大的影響。師以上的幹部,太太醜的真不多,文工團出身的,孩子學習都差一些,很多是革軍和高級知識分子家庭聯姻,大多孩子們都不差。事實上,俺們那個大院,經過兩代的聯姻,二級部首長的孩子們全都不是徹底的工農兵

還有個現象也挺有意思,俺長大的那個大學校園,教授的後代後來考入那所大學的非常多,可是,女教師的孩子們整體比較差。俺大學的女同學們人數雖然少,但基本上都是女教授,大多是博導。她們的孩子們整體上也是稍差一些。在美國混到女教授的不一樣,孩子們都進了耶魯之類的大學,非常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