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個人來說,隻要買得起,自然不是什麽問題
但對於一個社會現象來說,有無問題那就是個人認識了。
譬如說,我覺得有問題。
當年chanel的精神在於創新。藝術的精神就在於創新,那種創新的生機和敢於同權力對抗的勇氣。
但是時至今日,這個精神還在嗎?為了多賺點錢,如今看來那麽傳統和保守的式樣依然源源不斷地製造出來,美其名曰經典。那麽至少從這一個角度來說,這不是藝術所賴以存在的價值。就如同在藝術創作中,如果因為某個風格的畫好賣,藝術家就一直畫那個一樣,市場固然會很成功,但是它不是出於精神,而是出於對銅臭的追求。因畏懼喪失已取得的地位和利益,放棄曾經的追求和夢想,甚至阻礙在其他年輕新誕力量之前,,,隻能說,它已經成為權力體製的一部分,而應該被“打倒”。。。
單說chanel有點過分。隨便舉個例子而已。
所謂品質,更多是市場營銷的口號而已。似乎你不追求那個品質,你就沒品質了,,,那個所增加的品質,和它所賺取的利益相比,,,老話不是說了嗎,買的哪有賣的精。。。
同時,我並不一定要反對名牌。因為首先,相比起血淚工廠,他們自有生存之道義。另外從絕對角度來說,令有錢人多消費沒有什麽錯。但是如果名牌把手伸到沒錢人的口袋裏(比如通過洗腦算是間接的吧),我就覺得有問題。
當然無非是個人感觸而已。你當然可以有不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