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癌症鬥智鬥勇(13)

來源: 2019-11-18 22:07:00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請勿轉發)





        那時是2017年12月,離我發現腫瘤已差不多快到三年了。

        我首先想到的,是以前那位泌尿外科醫生。打去電話,卻得知他已經退休了。

        我開始在網上搜尋資訊,才發現科技進步真是突飛猛進。事隔三年,機器人手術已經相當普遍了。

        我甚至在YouTube上,觀看了機器人做腎髒腫瘤切除術的完整視頻。對其技術有了比較全麵的了解。


         我開始搜尋這方麵的醫生。終於,在我們這裏最有名的醫學院,我找到了一位頂級專家。

         看著他的個人介紹,我簡直欣喜若狂。

         教授,57歲,本科、醫學院均美國藤校畢業。泌尿外科專家,現在工作的主要方向,泌尿科機器人手術。同時是某醫學協會主席,專門教授如何做泌尿科機器人手術。


         我立刻撥打預約電話。

        第一次約診需求等兩個多月。 對方問:“ 願不願意等那麽長時間,還是換其他的醫生?”     那當然是毫不猶豫選擇等待。  

         在我整個的看病過程中,這位醫生是段位最高的。  臨危之際,偶遇救星,我真是感覺自己撞大運了!


          2018年2月底,我和先生坐在他的一間診室等候。這是醫學院附屬醫院泌尿專科。

          他推門進來,身材清瘦高大,麵容白皙就像40多歲。臉上掛著極具親和力的微笑。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當他坐到凳子上,他把凳子朝我的方向挪了挪,雙臂放在大腿上,弓下身子,我們之間的距離,就是傳說當中的促膝談心。

           他用微笑的眼神看著我,疑惑地問:“ 你是怎麽發現腫瘤的?還有,那麽長時間為什麽你沒有去把它拿掉?”  


           聽完我的敘述,他已經覺得我是個特別的病人了。

           他說著同樣的話:“ 沒有病人願意把 cancer 留著,都希望醫生盡快地除掉。”

           他站起來,拿來一塊小黑板開始給我們“上課”。

     一邊寫著一邊說:“ 你現在的情況,可以考慮的事情有:
                                   1,活檢biopsy,
                                   2,   消融術
                                   3,   機器人手術robotic surgery 
                                   4,   和以前一樣,繼續觀察。”


          接著,他開始幫我們分析: 第一,活檢很可能引起大出血,所以不推薦。    第二,消融術還沒有完整的術後10年以上發病率的統計數據,所以將來有多大可能發病尚不十分清楚。    第三,機器人手術,針對我的情況,將來有95%的可能不會發病。    第四,我還可以再有半年的觀察時間。”

            我馬上問:“ 如果我繼續觀察,那半年以後,我是不是必須做手術。”

            他笑著回答:“是的。”

             我又問:“ 我的生命裏絕對避免不了這個手術嗎?”    

             他很肯定地說:“ 是的。” 

              我說:“ 如果手術,能不能盡量的保留我的腎髒。”     他笑而不答。後來我明白,那是因為當時他還沒有認真研究我的病情。

             所有的選擇其實最終隻有一個,robotic surgery機器人手術。 我當即決定做手術。

             我問:“是你幫我做手術嗎?” 

             他說:“ 是的。”  

              我又半開玩笑地問:“我會不會成為你的教學示範?”  

              他也笑著說:“那當然不會。”

               一切非常完美!

              但他卻說:“ 這是手術,你需要有充分思想準備。回去再好好地想想,不要著急,等你真正完全準備好了,我們再安排手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