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感的對治
前幾天有同學提到揮之不去的疲勞感,寫些可能有用的東西。
疲勞感的產生
長時間大運動量後的疲勞感,來自於身體在缺氧狀態下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停留在肌肉間並向大腦皮層發出信號-我要休息!人在休息狀態下,機體的重要任務就是清理血液體液中的代謝產物。當然這項任務在無時無刻不在進行,隻是優先級別的問題。 中醫角度講,這項任務的動力來源於肺氣。
常年運動的人,肺氣充足,在運動中氧氣供應也充足,在常規運動水平上不會產生非常多的酸性代謝產物,但是如果突然加大運動量,就不一樣了。
同理平常感到疲勞的人,如果沒有其他病變,那應該可以判斷是肺氣不足, 不能很快清理代謝產物。精神壓力上的原因也是有的,但是不是可以考慮這種壓力影響了肺氣運行 (心 ->脾->肺)?
疲勞感的對治
無疑的,運動是build up 高水平肺氣的有效手段。需要提醒的是,要堅持那種不太劇烈的有節律的有氧運動,如慢跑,走路,並一定在運動過程中關注你的呼吸(而不是四肢),以求與運動節律match(倍數關係)。
另外給沒有運動習慣的朋友介紹一種簡便易行不限場地的有效鍛煉心肺功能的方法:
首先,我們將兩手向身體兩側平平伸開,肘關節用力繃緊,兩手臂達到與肩同高,把虎口及五指盡力張開,並將手腕用力向手背方向撐到極限;當手臂、手肘、手腕、手掌、以及手指都抻到位時,我們就盡力保持住手肘、手腕、手掌及手指的位置不要產生相對位移,而光把我們的肩部由前向後的轉動起來,這個動作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但當我們剛開始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一般最多隻能堅持轉動個三五十下,肩膀就會酸澀難耐,甚至會出現脹痛、抽筋等現象!
這個簡單的小動作,它對於預防和消除我們人體心肺及大小腸等髒腑在人體循行經絡部位的結節、以及疏通人體頸椎和肩膀這兩個重要部位所形成的堵點和結節,就都有著非常好的調治作用
這個不是我的發明,我隻是實踐感覺不錯。原文出自是大周養生的“在人間”老師無私奉獻,更詳細信息及圖片可從他的新浪博客上查到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55cd050102wpk8.html。希望對大家有用。
抱歉原理及生物醫學上的名詞肯定不夠精確,也不是學這個的。另外,中醫角度的“肺氣”也不是特指肺的器官,但是肺的功能肯定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