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照你這麽說,我就等死吧,而且現在就可以預知將來死於胃癌+糖尿病+老年癡呆症,沒救了,還上這裏來學習個啥?

來源: 2015-03-24 11:32:5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爺爺和爸爸都死於胃癌,媽媽糖尿病十幾年了還沒死,外婆死於老年癡呆症,外公死因我忘了,奶奶還沒死,但也老年癡呆症了。那我就徹底沒救了,還蹦達啥?那我爸爸的兄弟姐妹也都該死於胃癌啦?媽媽和她的姐妹們也都該死於老年癡呆症嗎?

茱莉上次割掉乳房,我就想說她胸大無腦了,有錢沒文化。我的內科醫生和我關係挺好的,不光給我資訊我父母的病情,還跟我談她自己的家族史。她家有腸癌史,但她一點都不擔心自己會得腸癌。她說,疾病需要兩個因素,一個是致病因素,還有一個是發病因素。我們有家族史的人有致病因素,但隻要自己加強保健,始終不讓發病因素出現,那就可以健康一生。

再有,家族史,又不是人類從遠古時代就開始的,而是在世代相傳中相繼出現的。家族史既然有開始的第一個人,那就同樣可以有結束的最後一個人。我就要當那個家族史的終結者,絕對有信心。

茱莉這種行為,無非就是給自己的沒恒心毅力差找借口,就好像減肥不靠鍛煉身體+管住嘴巴,而靠做手術抽脂肪。這種人絕對不是我的榜樣。如果她在知道家族史的情況下,堅持保健,那才值得大家稱道。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成功,根本不需要聰明腦袋,隻需要恒心和毅力。隻有那些很難的發明創造才需要聰明腦袋,但同時也需要毅力和恒心,因為隻有恒久堅持的人才有機會在無數次重複後突顯靈感。

勤奮努力,不是一天通宵加班24小時,而是每天高效工作學習8小時,幾十年堅持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