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前幾天上牆頭的那個關於美國醫療收費之混亂的帖子,和我剛剛的經曆太像了,真是沒地方說理

來源: 2015-03-10 10:15:33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我的保險是high deductible. 我年初做了個例行mammogram檢查,保險全包。醫生說有看不清楚的小點,建議做個活檢。後來知道其實是沒必要的,完全可以等六個月複查。所以教訓是一定要second opinion.

關於活檢醫院給的estimate是$2,500, 完全pay out of pocket. 雖然貴也沒辦法,美國就這個價錢。我看到agreement裏麵有一小條注釋說這隻是estimate, 可能會有additional charge. 我就問register的人什麽意思,她說這隻是醫院的 charge, 醫生麻醉師什麽的話會有自己的charge. 我說那是多少,她說不知道,因為不知道到時候是哪個醫生。基本上就聽天由命,人家要多少就得給多少。我說那醫院這$2,500會不會變?她說這個不會,除非我臨時出了狀況,心髒病發作什麽的。我還是問了她詳細的prodedure codes, 打電話給保險公司一項項對,最後確定真是 $2,500.

活檢做完了,很簡單的一個過程, 檢查結果什麽事也沒有。結果醫院給的賬單是$3,200. 我問Billing Dpt 怎麽會這樣?基本就和我胡攪蠻纏了,反複強調合同裏說過當時說的$2,500隻是個estimate。我說當時給了我所有procedure codes, 多出來的那些是什麽。沒一個人說得清,包括manager. 我說多出的那些說不清楚我不能付。他們說那就要給collection了。我怕影響我的credit score, 隻好忍氣吞聲付了。後來又接到醫生和實驗室的賬單。做了個簡單的活檢就差不多花了$4,000.

我後來給保險公司打電話,說這種情況怎麽辦?我事先已經做了我能做的所有事,醫院還是坐地要價,和強盜無異。保險公司說大部分醫院都是這樣的,沒辦法。

最氣人的是,都上手術台了,醫生看了眼片子,說這個其實可以不用活檢,完全可以6個月後再拍個片子。但即使臨時不做了,醫院的錢還是得付。

就是個強盜領域。隻能自求多福,少看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