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生硬。反思國人的教育方法。
又有一個加州華裔高中生自殺了。加上夏天因為SAT滿分沒有被斯坦福錄取而自殺的華裔少年,這些自殺的孩子家長和我們就不能反思一下做父母的失策嗎?我和老婆隔三差五地就為孩子問題爭論。我主張不單看分數,耐心地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習慣。哪怕不能及時達到目的也不能光火。給予孩子信心,比什麽都重要。記得我上初一時,期末總成績全班45人裏考倒數第九。水平不高的班主任在家長會時,當著我的麵對我父親說,這孩子門門2鴨子。父親並沒有馬上責怪我,護犢子勁兒上來了,當時就把老師頂了回去。“我們孩子入學可是全班成績最好的,現在這樣,你們沒有責任嗎?”老師愣了。我也愣了。這些話讓我感到父親在我身後巨大的支撐。為了父親的臉麵我也不能再玩兒了。緊接著一個學期,我就考進全班前幾名。教育孩子不是為自己掙臉麵,讓孩子感到愛和學習上的從容,自己產生動力,才是做父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