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溫度與人類壽命

來源: 2013-07-15 14:03:1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1人類是高溫與恒溫動物。
2所謂高溫,內部體溫38攝氏度,與冷血動物,即低溫動物比,如鯨魚與蛇,人類算是高體溫。
3所謂恒溫,人類每時每刻都要盡力維持此38度,不然稍升高1度,或降低1度,人類就病了。
4,當初設定此種恒溫或高溫有些過於精密,但是,生命的程序本精密,超出想象。
5,人類最初起源於赤道非洲1帶,再出走,目下,關於人類源起,隻好以此權威說法。
6,因此,全球70人類,雖然擁有70億條不同基因,但是,都含有非洲人類的基因。
7,如此,非洲人基因原於人類最初原產地,也與當地的環境溫度相適應,如果,人類的基因設定,或改變有其定勢,其最終的改變方向應當是保證生命延續,在適應中延續,而不應當是相反,不然,就走向自絕了。
8,所以,人類基因原於或被打造於熱帶,所以,人類基因總體耐熱,不耐寒,而人體所有生理功能與此有關。適度高溫對人體生命運作有利,而生命強弱,可以免疫力強弱來表達,免疫係統,或免疫力,是個宏大的體係,也是個宏大概念,暫時說不太清楚,但是,所有的低溫,或超低溫都回高度挑戰人體免疫力,所謂抗寒能力。因此,人類疾病主要與寒,即低溫有關,而高溫致病是次要的。
9,人體免疫力的高下,即決定人類疾病的發生,也決定人類壽命值。
10,所以,按此類討論,總體而言,人類都喜愛聚集在溫帶與熱帶,溫熱帶的人群繁衍也是興旺的,寒帶人群繁衍遭遇到問題,甚至負增長,此類問題,是曆史與人文學科的問題,也是環境溫度或低溫的問題。
11,如果,曆史證明,寒帶人口的繁衍都是個難題,則很難說寒帶或低溫對人類壽命有正麵影響。
12,事實上,人類有向高溫度地理區域再度聚集之趨勢,而也有資料表明,較高環境溫度的地域人群更長壽些,甚至是人口密集或環境並不甚清潔之地,或鄉土原始自然不甚發達之地。
13,各別寒帶地區,群體也可能是長壽的。而決定人類總體壽命的是多點的,但是,本文提供1個新思索,即基因的原起與環境高溫有關,高溫與人類生命基因更匹配,有某種特別默契。
是為討論,供批判用。